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CNTV名家专栏 >

朱大鸣:银行暴利独赚钱暗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1日 11:1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搜狐博客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银行暴利独赚钱暗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

  当大量的行业陷入困顿之际,我们的金融机构却大发其财。银监会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按此计算,商业银行去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

  此前,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宣称,“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确实非常靓丽,尤其像今年,整个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经营压力很大,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如果实体经济全面陷入停顿,建立其上的金融机构何以来利润?难道就靠印钞来创造“利润”,那最终的结局是资产价格飙升、经济停滞以及通货膨胀吃人。这种事情在西方都上演了好几轮,有的还给之起了一个特色的名字叫做滞胀,或者换个说法叫做“中等收入陷阱”。在实业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金融机构反而大发其财,这种现象是难以持久的。

  当年英国圈地运动是羊吃人,如今在金融时代,是纸币吃人。西方发达国家陷入的债务危机以及泡沫破裂,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印钞机器的危机。金融为何会创造那么多的“利润”?除了印出来的利润外,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从成本角度来说,比起实物来说,创造金融工具几乎没有成本,金融工具缘于人们的概念和幻想,以及对于套期保值的信心,有些创新是有益的,但是,更多的创新毫无意义,反倒是破坏性很大;其二是其杠杆效应,比高利贷要求指数式回报还要疯狂,它放大了信贷的收益,同时也将更大的风险聚集出来。

  这样会带来两大后果:其一是实体经济无利可图,金融利润既容易又方便,最终将实业的信贷和资金都吸引过来了;其二是金融“利润”生出更多的“利润”,以钱炒钱的投机行为就会大规模的发生,结果整个经济都被纸币泡沫化,一旦有风吹草动,不是一个行业垮掉,而是整个社会经济崩盘,国家为了救助金融机构和失业者,又在大规模的印钞和借贷,结果是私人债务危机变成了国家债务危机,全世界都要为金融家们的活动埋单。试想,连通用汽车破产了,都没人问事,美国投行破产了,急坏了参众两院议员和政府高层,美联储更是把持不住的印美元。金融家们所创造的利润,还没有其破坏了价值多。

  这种弊病为世人逐渐解蔽:日本综合研究所理事长寺岛实郎悲哀的指出,近代史上的资本主义危机中,无论是殖民主义掠夺,还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都不外乎资源争夺。而目前这场危机应该说是极度膨胀的金融相实体经济背离引发的危机,这与国家间为利益争夺导致的危机有本质不同。某种意义上,从世界范围看,现在的金融资本主义危机好比是全民感染了病毒。事实上,世界不知不觉间被卷入金钱游戏中,但这种游戏怎么控制,没有人清楚。实体经济中,人们通过生产制造、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获取报酬;但在金钱游戏中,获利模式就是钱生钱。由此,产生了所谓“贫富分化的资本主义”,这种机制中,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金钱游戏中,一笔交易可能就带来了数亿美元财富,财富就像滚雪球一样膨胀,而在实体经济中从事生产、提供服务的普通人,一个小时的报酬,再怎么努力也有限度。这样一来,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背离越来越深,这种背离肯定会加深贫富分化。

  这还是“正常”的利润,还有更牛的“利润”,金融资本不但没有得到进化,反而在退化:退化到高利贷的资本形态上来了,非正常的高利贷更是令人胆寒,其所过之处,遍地白骨,大量企业纷纷倒闭。就我们国家来说,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企业因为资金链条断裂而破产,经济转型也因为信贷畸形而迟迟得不到改进,促进民间资本投资的白字黑字在现实中落实不到位,权力裹挟着经济财富通吃一切,强行的股权稀释,强行的投机,比高利贷还生猛。

  如果银行是吸血鬼和寄生虫,连最起码的金融中介的本性都丧失掉了,其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而且还变成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没有一个健康的金融系统,经济要想改变金融病毒控制,那是不可能的。没有金融机构的改革,我们的经济转型的阻力就非常大。银行连利润都不好意公布,这说明银行已经从一个服务者,变成了支配者,此前所谓的开发商裹挟了银行的论断,就可以看出来有多么的可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最重要的就是开放金融市场,监管权力者,这一点做不到,金融改革的命运,恐怕离新36条的弹簧门和玻璃门的命运,已经不远了。期待中国经济转型能够走向健康之路,避免金融陷阱。

热词:

  • 利润
  • 解蔽
  • 英国圈地运动
  • 经济转型
  • 实体经济
  • 经济风险
  • 经济活动
  • 金融改革
  • 金融工具
  • 民生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