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消毒变“投毒”式黑幕渐多,没人能独善其身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3日 13:1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舆论监督只是规范市场秩序的一个环节,毕竟,铲除行业“黑幕”,还要靠政府更强大的监管力量,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黑幕”真正远离我们的生活

  近日,广东多家媒体记者联合对消毒餐具行业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下黑工厂”大量存在,这些工厂餐具消毒过程如同“投毒”,车间内池水布满垃圾,洗涤机器遍布食物残渣,碗筷箱里可见动物粪便,还有的工厂竟然用洗衣粉洗餐具。(见2月21日《北京晨报》)

  消毒如同“投毒”,不止广东独有。就在几天前,《河南商报》刊发了一则令人目瞪口呆的新闻:郑州某证件齐全的餐具消毒公司垃圾遍地,气味呛鼻,本应最干净的餐具精洗池里竟然漂着卫生巾。

  无论是“黑工厂”还是“正规军”,如此不顾行业准则、突破底线、肆无忌惮的捞钱行径让人震惊。这些企业到底怎么了?怎么能把这些“毒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送到消费者嘴边?

  近年来,不少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黑色新闻”缠身,屡被曝光,屡次整改,但结果是屡错屡犯。比如近日又遭曝光的洗衣业。《第一财经》记者“卧底”福奈特、普兰德两大知名国际品牌洗衣连锁店20多天发现,洗衣机里水已经发黑,仍在反复使用,衣服不管颜色、不分材质,一同水洗,甚至连宠物的坐垫、员工的鞋子也和衣服一起洗过。如此“国际知名品牌连锁店”的所作所为怎能让消费者不伤财又伤心?其他屡次被曝光的再如水店灌装自来水充当桶装品牌饮用水、快递业私吞贵重物品赔运费了事等等,无一不是曝光过后紧张几日,风头过后一切照旧。

  一些行业“黑幕”难以根除,固然和商家逐利本性相关,而更可怕的是,利益链形成并长期存在,偶尔的曝光、整治并不能让它伤筋动骨。比如餐具消毒企业很受餐馆欢迎,因为餐馆在收取1元的消毒费中还可赚得几毛,同时还省下了购买洗碗机、工人工资、水费等人力物力成本。除此,一些行业没有国家强制性规范、监管乏力也是原因,不少被曝光的企业称,“等风头过去了再继续,估计也不会很久”。更有甚者,本应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些协会,也成了利益链的重要一环,比如消毒餐具行业协会从会员单位抽成,每套餐具行业协会要从中抽1角钱,企业不入会就被威胁“让媒体曝光,让工商来查”,成了彻头彻尾的捞钱工具。

  在这些有“黑幕”的行业里工作久了的从业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因为深谙其潜规则,所以避而远之:餐具消毒工厂员工称再也不会使用消毒餐具,洗衣店员工称再也不会去洗衣店洗衣,水店员工则称再也不会喝桶装水……然而,他们可能并不知道,除了自己熟悉的行业,还有更多他们不熟悉的行业“黑幕”存在。当餐具消毒业员工到洗衣店洗衣,当洗衣店员工喝了桶装水,当水店员工使用了消毒餐具……我们会发现,在整个大环境中,每个人都将难以独善其身。有“黑幕”的行业越多,我们被坑害的概率就越大。

  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个行业、企业都有理由先为自己“消毒”,而后才能期待整个社会的净化。根据报道,目前有地方正在制定相关规定,对餐具集中消毒企业的硬件设施出台严格的要求,并淘汰手工清洗模式。希望这是餐具消毒业一个良好的开端。

  “3·15”前夕,类似的行业“黑幕”可能还会被揭出一些。而舆论监督只是规范市场秩序的一个环节,毕竟铲除行业“黑幕”,还要靠政府更强大的监管力量,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黑幕”真正远离我们的生活。(程莉莉)工人日报

热词:

  • 黑幕
  • 投毒
  • 消毒餐具
  • 黑工厂
  • 餐具消毒
  • 北京晨报
  • 第一财经
  • 河南商报
  • 正规军
  • 毒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