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两会报告解读:从赤字比例看中国财政健康状况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5日 16: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齐中熙、樊曦、韩洁、于文静)温家宝总理5日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8000亿元的财政赤字引人关注。尤其在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8000亿元赤字会否让中国陷入“债务危机”?

  实际上,赤字只要控制在一定规模,运用得法,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上一次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曾成功运用增发国债、增加赤字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都启用了增加赤字的扩张性调控政策。

  2009年是中国本轮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的首年,当年中国财政赤字规模增至9500亿元。2010年,财政赤字更是突破万亿,达到10500亿元,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赤字纪录。之后,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2011年财政赤字降至8500亿元。

  “按照今年预算的赤字规模,赤字率只有1.5%左右,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

  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标准,赤字率3%通常被视为财政安全线。

  “从今年预算安排看,尽管赤字比上年减少了500亿元,但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用了2700亿元,比上年调用1500亿元增加了1200亿元,财政支出14.1%的增幅也明显高于去年11.9%的预算安排,这充分说明今年财政支出的力度要更大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分析说。

  为应对此轮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赤字率也大幅上升,在2009年一度逼近财政安全线,而在2010、2011年随着经济有所好转和财政政策力度的趋缓,赤字率已回到安全水平。

  艾洪德指出,中央财政预算赤字数额的进一步减少,与我国当前的总体经济形势密不可分,是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稳中求进”总基调的体现。既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取向,也体现了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他分析说,从当前经济运行的趋势看,受欧债危机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减速,外需增速回落,促进内需增长依然是政策的主要导向。因此,在整体通胀水平得到控制之后,积极财政政策仍需延续。

  “综合来看,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基础总体较好,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财政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应密切关注,地方债务给财政运行带来的潜在风险。”艾洪德说。

  国际上除了赤字率不超过3%这一“警戒线”外,还有一个指标衡量一国的财政风险,即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不超过60%。

  2012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5500亿元。中央财政国债余额扩张至限额82708.35亿元。即使加上超过10.7万亿规模的地方债,相对于超过47万亿的GDP总量来说,也离60%这一数据有相当一段距离。

  “中国财政政策在维持积极基调的同时,更强调相机决策的预调、微调,可以说是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结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谈退出并不合时宜,如果没有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扩张性政策没有必要加码,但如果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有向下影响,就有必要相机进行调整。”贾康说。

热词:

  • 赤字率
  • 财政风险
  • 赤字规模
  • 财政赤字
  • 中国财政
  • 警戒线
  • 积极财政政策
  • 两会
  • 地方债务
  • 积极的财政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