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总产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并连续5年超过一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
打破“两年增、一年减”的粮食生产怪圈,固然可喜;但“八连增”后怎么办?两会上,围绕“粮食增产还能持续多久?”代表委员实事求是,深入剖析。
“人努力、天帮忙”:“靠天吃饭”改变了吗?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近八年来,这九个字成为我国粮食丰收的“秘诀”,农业官员每年都会挂在嘴边。
仔细研读发现,“九字秘诀”背后有双重含义:我国粮食生产虽连年丰收,但仍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形象。
“全区去年粮食实现‘八连增’,‘天帮忙’仍是重要因素。”来自内蒙古的王秀芝代表坦言,内蒙古旱作农业仍占全区60%以上,干旱是制约农业增产的最大因素。
“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水旱灾害频发,已危及粮食持续增产。”来自四川的杨娟代表说,近年来江西安乐河堤坝决口,导致大片农田被淹,云南连续三年旱灾,也给当地粮食生产造成重创。
正如农业部长韩长赋所说,粮食“八连增”为管理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不够等挑战依然严峻。
“八连增”之后怎么办?关键在持续增加投入,补上农业基础设施欠账,逐步扭转“靠天吃饭”的格局。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本届政府将始终把“三农”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对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林而达表示:“只要认识清醒,问题就有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