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两会观察(3):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微观中国发展路径
中国网北京3月5日讯(记者 程圣中)温家宝总理在5日上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也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
1小时53分钟,26次掌声,近19000字,每一处细节都会引起空前关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记者注意到,民意关切的重大话题在该报告中悉数可见。对此,中国网兵分多路,通过约访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试图从经济、文化等十个方面探寻未来中国的发展路径。
■看点一:【GDP】
首降GDP目标增速重在增长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对于GDP预期增长目标,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8%。
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看来,GDP增速调低中央早有考虑,“今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这个目标是过渡的目标,不是最终的目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一是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二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的演进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等因素,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呈逐步放缓趋势;三是防止各级地方政府层层加码,追求过快增长速度,而忽视增长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下降GDP增长速度,就是要弱化GDP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在业绩GDP主义弱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就得关注GDP增长质量而不是数量。如果地方政府关注GDP增长质量,那么其采取的经济政策及社会政策会更注重民生、更注意经济长期增长。因此,他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下调GDP增长速度,对未来中国经济生活的影响决不可低估。
■看点二:【消费】
扩内需成经济刚需 促进消费要打组合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是今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之一。
“要保持经济增速,同时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要扩大内需。当前,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说。
郭田勇表示,收入差距较大是我国目前消费乏力的重要原因,促进居民消费需要通过限制垄断、健全再分配、规范企业行为等途径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分配制度。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中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而过低的收入则是农民消费增长的制约瓶颈,因此应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有助于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使居民敢于放心消费。此外,继续控制通胀、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也将对扩大内需起到积极作用。
“消费需求平稳增加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收入要上去,收入要平稳增加,同时分配制度要合理。”赵锡军也认为,维持价格稳定是保持消费能够持续增长的另一因素,“这个宏观调控今年还会继续加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则认为,未来我国需要在促进进口等方面制定实施新的战略政策措施,要扩大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源性的产品进口,使进口更好服务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看点三:【文化】
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支柱产业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表示,政府提出了正确的文化改革方针,其中提到的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让艺术院团进入市场,文化产业只有进入市场竞争,其思想性才能上得去。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底子薄,发展程度低。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发展的不平衡。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发展条件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也不同。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认为,如何转换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从传统文化产业为主到高端新业态,改变非经济非市场非产业的管理方式,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层次,从“前产业”形态进入产业经济发展阶段,并进而达到现代产业管理与高端产业的发展层次,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实现文化产业自身的升级换代,实现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我国文化产业目前必须关注的问题。
■看点四:【政改】
用政府改革撬动中国改革僵局
在谈到2012年的主要任务时候,政府工作报告分别在第六项任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和第八项任务“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中具体提出政府改革举措。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杨雪冬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改革所占的比重虽然没有超出以往,在报告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表述的语言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依然有多处亮点。
“本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认识中国政府改革前景的文本。“杨雪冬认为,政府改革之所以越来越艰巨,许多改革之所以陷入僵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部门的利益受到了根本的触动和挑战,政府已经成为了改革的对象。政府本身必须解放思想,主动实现从改革推动者向改革针对者的理念转变,并通过更加有效地下放权力,约束权力来确定自己的新位置、新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改革事业的继续推进,也才能不断获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杨雪冬表示,政府改革不是阶段性的,而是贯穿于中国改革的全过程。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这是中国改革以来历届政府秉持的精神,也是未来政府改革必须恪守的原则。
■看点五:【医改】
公立医院改革须多层面同步推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王虎峰认为,报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其中诸多方面与公立医院改革密切相关,也为推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机遇。
他建议将政府层面的改革,重点是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服务方式,和医院层面的改革,重点是法人治理结构、科学民主决策,以及科室层面的改革,重点是医务人员的绩效、管理、薪酬和医患协调,这三个层面的改革举措协调一致,同步推进。
“公立医院改革,目前最主要还是体制与机制问题。实践证明,没有一个成熟的、公益的医疗服务系统,即使医疗保障水平再高也会损害参保人的利益,导致医疗保险基金与公共卫生资源的巨大浪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说。
郑功成认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已经成为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权益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县级医院改革应当加快。政府有责任科学规划医院服务机构的布局,真正培育与促进社会或私人医疗系统的健康发展,最终让全体人民获得满意的医疗保障服务。
■看点六:【教育】
教育经费兑现承诺 人才培养急需变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储朝晖认为,要保证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4%目标,具体几方面对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即地方政府应该做些什么。目前而言,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确保教育经费4%的实现,“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加强薄弱环节的推动,使钱的使用提高至最高效益。”
“教育经费占GDP的4%,我觉得与教育思想、教育指导思想体制这些方面来比,当前的经费并不是主要问题,我们的经费是怎么合理使用的问题。有些学校的经费,浪费惊人,有些学校需要经费的又确实没有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也表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担忧的是,虽然我国教育在教育投入增长的背景下有大发展,却没有大变化。教育和人才在规模上快速发展,却缺乏质量。
他表示,《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考试升学制度改革,都直指当下的教育问题要害,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阻力较大,进展缓慢。
■看点七:【就业】
构建就业优先体系 多项政策叠加推动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就业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另外,按照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1%来估算,失业总人数已经达到1000万左右。
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如果考虑到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只有77.8%左右,那么就意味着有超过20%或100多万的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再加上近千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和数百万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巨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李长安认为,应将各项经济政策相互协调配合,构建实现就业优先战略目标的宏观调控体系,夯实民生之本。
对此他提出四项建议:在财政政策上,要实行更加有利于就业扩大的财政保障政策;在货币政策上,增强对扩大就业具有明显效应的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产业政策上,要避免重工业过度发展倾向,将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在实处;在收入政策上,大力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放弃低工资、低福利的生产方式。
■看点八:【外交】
中国“大外交”任重道远 宜稳中求进
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国际形势与中国对外工作的部分颇有新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清醒地指出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有关2012年对外工作的论述中,既有坚持,也有新的阐述、部署与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陈向阳仔细分析报告关于中国外交“布局”的阐述发现,其中的先后顺序有了微妙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顺序前移到了第二位,超过了“大国外交”,而仅次于“周边外交”。
陈向阳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对外工作的新形势与新趋势,即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地位快速上升,发展中国家群体既是中国外交的“基础”、“根基”与“归属”,也与中国“发展中大国”的自身定位相吻合,中国应从新的国际战略形势出发,创新开拓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作。
此外,“周边外交”排序第一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与日俱增,其中不乏“麻烦”与挑战。“大国外交”的排序相对后移至第三位,有助于防止中国外交的“唯大国论”与过度看重“大国外交”,大国虽然“关键”,但毕竟只是少数,真正与最终决定世界形势走向的不是少数几个大国,而是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家,而中国的“大国外交”也将针对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的最新发展态势,更加注重平衡兼顾其中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
在陈向阳看来,2012年可谓全球“大转折”之年,包括中国在内的60个国家与地区举行大选或换届,国际秩序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重组,中国的“大外交”任重道远,宜“稳中求进”。
■看点九:【两岸】
未来关系若要突破需逐步累积互信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使两岸同胞联系更紧密、感情更贴近、利益更融合”,其核心内涵即是要增进两岸同胞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在过去4年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两岸隔阂60年的坚冰被打破,两岸关系大幅改善,成果丰硕,并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两岸大开放、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业已形成。
两岸关系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两岸共同秉承和坚持“九二共识”这一共同政治基础、反对“台独”的坚定立场。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助理研究员吕存诚认为,未来两岸关系若欲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双方势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同化异,逐步累积互信。
温总理在工作报告中讲到,“要全面深化经济金融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商谈取得新进展”。吕存诚预期年内两岸将进一步完善两岸经合会的运作,在全面落实ECFA早期收获计划的同时,大力推进两岸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力争取得实质进展。其中,如期签署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将成为两岸两会的首要任务。其次,将加快推进两岸金融合作,尽快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探索两岸银行相互参股等新的合作方式。另外,两岸产业合作将可能被提上协商日程,陆资入岛条件亦有望进一步放宽。
另外,吕存诚也表示,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时期,文化交流有望成为继经贸交流之后两岸交流合作的又一重要领域。
■看点十:【民族】
民族团结内容加重 首次有专门段落阐述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规划。
“我感觉区域协调发展也好,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也好,西部大开发也好,都涉及到西藏的发展,都与西藏的发展密切相关。”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表示,作为边疆地区,西藏的发展离不开中央的关心、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这是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坚强后盾。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工作报告还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让白玛赤林感到振奋。
“今天上午听取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报告》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向心力。”他表示,报告将促进民族团结的内容作为专门段落来阐述,这是第一次。
白玛赤林说,要巩固民族大团结,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