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郑风田:改革破解农业科研生产“两张皮”问题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1日 08: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今年“两会”的热词之一就是“农业科技”。3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就“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增产增收”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从上午10时截止下午3时,“农业科技”一直被媒体广泛关注报道达到1170篇,“农业科技”的相关微博数也达6937条。为什么“农业科技”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从2004年恢复增产以来,从2003年的8614亿斤,到2011年的11424亿斤;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时期之一;8年单产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产提高最快时期之一。特别是2011年粮食生产实现“四个首次”:即首次迈上11000亿斤新台阶,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新水平。2004年至2011年,我国三大粮食品种(稻米、小麦、玉米)增产幅度年均3.12%,超过1978年到新世纪初年均增产幅度2.28%水平,比同期世界同类品种生产年均增幅2.12%高出1个百分点;我国三大品种单产年均增长1.69%,而世界同类品种同期单产年均增长1.13%,我国粮食无论从总产还是单位均超过同期世界平均增速。

  之所以会出现粮食“八连增”,是由多种因素带来的,其中包括国家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等等,也是近年来中央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果。

  在粮食大丰收的背后,政策、科技等要素无疑成为强大支撑,现代科技是提高粮食单产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国粮食科技方面有了长足进展。比如我国的杂交稻育种推广技术领先于世界。2011年以袁隆平为首的科学家成功育出平均亩产过900公斤的超级稻,这是既在2000年成功实现超级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目标,2004年实现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目标的第三次大突破。

  为了调动科技兴粮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不但组织制定了分品种、分区域、分农时粮食生产技术方案,还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型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优势,通过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星火科技12396等科技服务模式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还组织开展了科技服务大会战,动员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蹲点包片,搞好科技指导服务,提高了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通过组织开展跨区的机耕、机播、机插、夏收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弥补目前大量劳动力转移之后农业对人力的需求。这些措施确保了技术对粮食增产的支撑。

  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安全战略,尤其是粮食“八连增”之后,未来粮食要继续增产,面临很大的约束,包括气候变暖、资源约束等, 而突破这些瓶颈,根本途径应该是科技创新。

  一粒种子可以产生一场革命;一台机器可以将生产效率提高十倍甚至百倍。我国目前人均大概只有1.38亩耕地,地少人多,要实现粮食连增,乃至于农民变富,非农业科技创新不可。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大多属于跟踪模仿,低水平重复式不少,鲜见重大成果。除了大宗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育种外,品种自主供给不足;我国蔬菜、瓜果、养殖等产业半数以上品种需要进口。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70%以上的先进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依赖进口,大多数国产农机产品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水平。绿色农业投入品严重短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防灾减灾、农产品加工增值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成果明显不足…… 。只有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国家投入,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使农业科技能够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成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

  农业科技的创新重点包括稳定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农业科技创新涉及农林水气等多行业、多学科、多领域,产业类型复杂,技术需求多样,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集中突破。

  农业科技具有“公益性”,政府财政投入极为重要。目前农业科技投入不足问题突出。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仅为0.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比例。我国农业研发投入水平也远低于全国科技的平均投入水平。导致农业科技投入“欠帐”严重,从源头上来讲,目前整个我们国家虽然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数量不少,但是很多研究机构都没有经费保证,尤其是地区性的农业科研机构,基本上都没有多少经费来源,不少机构都撤了。很多大学的研究经费也不充足。

  要通过机制改革破解科研生产“两张皮”问题,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中国农业与国外差距主要体现在很多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3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究其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现象严重。

  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主要来源于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涉农公司大都比较弱小,能够直接进行研发、真正有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极少,终端农户规模也很小。在这一格局下,如何通过体制改革,使产学研真正结合起来,转化为有生产力的产品就成为关键。过去科研院所的考核,不少是以获得专利或发表论文多少来进行,对成果运用没有硬性要求,不少科研成果就停留在纸面上。

  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统筹不力、协同不够等问题,要打破界限,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和农业科研评价机制,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等重要措施,努力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更加自主自由、宽松活跃的创新环境。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的协作配合,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和学科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机制。针对产学研联结松散、农科教结合不紧,科技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一号文件明确,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其在发展涉农新兴产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建立健全公益性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破解“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达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4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30%。过去片面强调市场化,忽视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经费投入不足,条件建设薄弱,导致曾经建立起来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网破、线断、人散”。多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近10年没有进大学生,部分地区基层农技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超过40%。我国农业科研人才6.3万人,农技推广人才56万人。 “最后一公里”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应该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队伍建设,重视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通过财政支持来完善基层推广队伍。保证一线的乡镇都有各种农业推广服务员,比如像沼气员、植保员、园艺员等等,让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得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指导与服务。同时,也应该对目前已有的考核机制进行重塑,让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对象农民能更充分地发声。唯有这样,才能确保以农民的名义建立的推广体系,能真正为农民服务,让农民享受到现代科技的服务。

热词:

  • 农业科技
  • 富农政策
  • 农业发展
  • 农业科研机构
  • 农业产业
  • 农业科研院所
  • 农业技术推广
  • 农业推广
  • 夏收小麦
  • 科研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