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新增信贷低于预期 存准率或再下调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1日 10:4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央行9日公布的2012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07亿元,同比多增1730亿元。

  当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2月的CPI继续回落至3.2%,持续近两年的负利率时代宣告结束。

  2月新增贷款没有突破1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专家表示,主要是资金供需两不旺造成。央行和国家统计局新鲜出炉的数据表明,货币政策调整空间加大。存准率近期可能再次下调是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对于近期是否降息,他们的观点则存在分歧。

  供需两不旺

  新增信贷低于预期

  据央行统计报告,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9.66万亿元,同比增长15.0%。人民币贷款余额56.2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60万亿元,同比多增2824亿元。

  通常每年一季度都是信贷投放旺季,因为企业在这个时候最需要资金进行投资和生产活动。但是央行数据显示,近两个月的新增信贷都低于市场预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1月份新增信贷确实比较低,但2月份已经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对于低于预期,他认为主要是2月份还并没有进入生产旺季。三月份是否会过万亿元,赵锡军认为,不好判断,要看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国际环境。如果外贸形势变好、资金开始流入、外汇占款增加,则不需要通过银行增加投放,但是外汇占款增加不多或者为负,则可能加大银行投放。

  “相对于之前的供需两旺,现在是供需两不旺。”中国银行(601988)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对本报记者分析,2月份新增信贷低于预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银行资金限制,由于前期政策偏紧,大银行受存贷比约束,中小机构受资本金限制,能投放的钱有限;另外是受市场需求影响,由于外部经济形势不好,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企业和市场的资金信贷需求减弱。

  赵锡军和周景彤均对本报记者表示,3月份新增信贷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是不一定会突破1万亿元。

  对于新增信贷低于市场预期,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与前两位专家持类似观点,但他表示,3月份新增信贷有望达到万亿元。

  存准率或再降 降息存分歧

  2月CPI落入预期并使中国重回正利率时代,加上新增信贷乏力和连续低于预期,使得货币政策进一步调整和局部宽松的可能性加大。专家预计,存准率近期可能会再下调,但对是否降息观点不一。

  有分析者认为,CPI创20个月新低,为货币政策继续放松,尤其是未来几个月降息,创造了条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9日也表示,应该抓住目前债务风险高企不落,即全球资金现金为王的时候,抓紧下调存准率和利率,释放货币政策空间,应对未来由于欧美宽松货币政策所造成的更加凶猛的游资进场。至于目前释放出的流动性没有动力进入实业的问题,央行可通过发行央票和窗口指导来回笼。

  但是不少专家持不同观点。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当前基准利率水平并不高,市场利率随流动性相对宽松己经开始下行,除非有意外,否则降息可能性很小。

  “降息主要是为了防止经济下滑,今年GDP目标是7.5%,稳价格和稳增速是今年目标,在货币政策上更多是平稳,而不是大量释放流动性。”赵锡军对本报记者说,确实CPI回落和央行数据表明存在降息空间,但不一定要降。

  周景彤预计,今年货币政策会局部稳中有松,存准率可能在4月份再次下调,上半年应该还会有2次下调。他也认为,目前不是降息合适时机,利率近期会继续维持稳定。

  此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的观点一直是降存准加息同时进行,但现在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加息已经没有必要,基准利率应该维持稳定。

热词:

  • 央行
  • 信贷投放
  • 新增贷款
  • 低于市场
  • C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