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闫冰竹:进一步推进金融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1日 11: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时报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于3月11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北京银行(60116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闫冰竹就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发表言论。

  闫冰竹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开启了文化崛起的篇章。面对全球文化的激烈竞争和冲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文化品牌,让中华文明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是大国崛起的必然趋势,也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金融服务的支持下,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5%,率先成为支柱性产业。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针对文化产业特点开发了一系列金融产品,以满足各类文化企业的金融需求。但是必须看到,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文化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不成熟、不规范,还没有整合形成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很难得到资金支持;文化企业的融资信息与金融服务之间无法实现快速对接;商业银行仅靠贷款利息,无法覆盖文化企业可能产生的高风险;无形资产评估交易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质押制度不完备,制约了文化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支持文化产业振兴与发展繁荣,闫冰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以政府平台为主导,构建信息共享机制。由政府主导建立文化产业融资信息管理平台,并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在汇集文化企业基础信息的同时,侧重于对文化企业进行筛选评定、资质认定、前景预测,并与金融机构信息对接,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文化企业贷款项目,促进有效融资信息的有序流动,减轻文化企业搜寻融资信息的成本和商业银行搜寻投资项目的压力,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以风险分担为原则,制定差异扶持政策。针对文化企业贷款的高风险,希望监管部门放宽文化产业信贷监管标准,增加文化企业信贷规模,在风险容忍度、尽职免责制度等方面实施单独监管标准;建议财税部门尽快协调出台文化企业不良贷款呆账自主核销政策;借鉴我国在农业担保、高科技企业担保和再担保方面的做法,组建文化信贷担保公司,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分散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鼓励商业银行加强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和文化企业的合作,提高保险在文化产业中的覆盖面和渗透度。

  第三,以利益调整为杠杆,激发金融支持活力。给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放文化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牌照,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创新文化金融服务,适当探索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新型业务领域,构建服务文化产业的完整金融链条。适当减免文化企业贷款业务的营业税,并视贷款情况减征商业银行所得税,有效降低金融支持文化企业的成本。通过专项奖励、税收补贴、风险补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商业银行服务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第四,以制度完善为保障,健全法律配套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登记、评估、质押、托管、流转、变现的管理办法,建立文化产业版权评估体系,发挥文化产权交易所作用,加快文化版权交易和流通,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监管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提供完善的法律配套体系。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热词:

  • 文化企业
  • 金融支持
  • 金融产品
  • 文化产业发展
  • 产业竞争力
  • 文化品牌
  • 金融服务
  • 金融业务
  • 证券时报
  • 质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