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持续的房地产结构调整,使“住有所居”住房制度顶层设计方向变得清晰起来。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治本之策驶入新的洋面。
与此前不同,这一轮房地产调控不会再因“稳增长”而轻易转向。目前,支持调控的声音已形成共识:要完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容忍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适度消减房地产的经济功能,强化住房保障的社会功能和民生功能。
肇始于2010年、发力于2011年的限购式调控,恰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坚定显示中国新时期住房制度“去投资、保自住”的原则和立场。尤其是持续近两年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以极大的决心与气魄,奋力向“住有所居”的顶层目标迈进。
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住有所居”作为住房制度改革总目标提出后,社会各界对此认识不深,需要“二次房改”之说一时成为议论热点。而在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看来,并不需要什么“二次房改”,需要的是具体落实“住有所居”这一既定目标,对已形成的制度框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住有所居”四个字与中国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现实背景紧密相连,是最契合国情的制度设计。经过自1998年房改以来近14年的探索和尝试,社会各界已逐步在此理念上达成共识,即如何具体落实可以满足社会各阶层多样化住房需求的制度,核心就在于让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适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