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红酒收益跑赢巴菲特 钱生钱另类收藏逐个数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1日 09: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青岛早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永远朝着最大化的利益前进!从2007年之前的股市疯狂,到2011年之前的地产风云,“资本”始终恪守着这一终极目标。然而这场资本游戏正在逐渐改变着本来朴素的风貌,逐渐以“七十二变”的猴子脸呈现在世人面前。当传统投资因为种种原因而日渐乏力的时候,各种充满创意和个性的另类投资应运而生。

  这些投资永远不会适合所有人,也永远难成主流大势,然而,必须承认的是,“钱生钱”的路子的确越来越多,资本的影响也开始泛社会化。

  有喜有忧,我们静观其变。

  “液体黄金”,不知何时起,红酒在中国有了这样一个别名,有人说这是欧美国家对于顶级红酒的美誉,而在记者的采访中,更多的红酒藏家、炒家则认为这是红酒在中国的“异变”。不管哪种解释正确,国际高端红酒市值的疯狂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岛人,开始关注“液体黄金”,由此也在青岛引发了一场浩大的炒酒运动。从老少皆知的大小拉菲,到酒中之王帕图斯,还有目前较少人知的红颜容,世界十大酒庄的红酒一时间云集岛城。

  藏者云云,然而记者接触的人群中,鲜见实际意义上的收益者。“真金白银获益的红酒买家很少,钱都让代理商和庄家挣去了。”一名红酒藏家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探秘

  八大关“无名”会所扎堆

  这是八大关太平角五路旁的一栋老式别墅,原先是德占期间一位要员的府邸,两层的小楼尽显欧式建筑的优雅,走进别墅,一楼会客厅并不大,顶多可以容纳十二三人,红火的壁炉、欧式的餐会长桌,各式的大口杯、高脚杯,还有墙壁上各种与酒有关的黑白照片。二楼装饰更为精致一些,雪白的皮革沙发、面朝大海的咖啡吧,还有私密的对话间。整体来看,这里更像是某位富豪的私人会所或者夏日别墅,一点看不出跟红酒有什么瓜葛。

  延伸阅读

  2011年中国富豪"圈内事" 花钱只买黄金字画

  野山参将进商品交易平台 中药材望试水期货交易

  然而,当会所主人袁永杰拉开储藏间的暗门之后,这座别墅才亮出了真正的“家底”。入眼的是一排排橡木酒架,上面摆放着流光溢彩的国际顶尖名酒,打眼一看,数量并不多,也就六七十瓶的样子。“别小看我的红酒,里面最贵的一瓶就要20万元人民币,全世界存量不到三十瓶。”袁永杰告诉记者,因为红酒的储藏要求非常高,对于温度湿度甚至酒架的材质都有特殊的要求,所以一般的红酒会所藏酒量都不大,“我这间藏酒室花了十几万元才建成,有专人一瓶瓶地检查红酒的状况并登记在册,其中有的红酒还需要定期翻瓶。”在袁永杰看来,有的酒庄动辄藏酒数百瓶甚至上千瓶,理论上虽然可行,但实际操作并不现实,“红酒种类不同储藏要求也有差异,如果真要建一座能储藏上千瓶各类红酒的酒窖,那投资可不是个小数目。”

  袁永杰说,随着红酒在国内越来越火,他的这个会所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变成了红酒买卖、收藏的专业会所。“我们这里实行的是会员制,会所也没有任何名牌,纯粹是圈里人凑在一起玩酒的地方,新会员要有介绍人,对于身家和身份也有一定的考察标准。”袁永杰说,像这样的红酒会所,在八大关及沿海一线并不鲜见。

  市场发展

  红酒“跑赢巴菲特”

  “最近二十年以来,红酒的国际价格一直涨得非常厉害,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中国人开始关注红酒市场之后,红酒已经不是‘液体黄金’了,都成了‘液体钻石’。”进口红酒代理商王仲民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虽然已经出现了红酒热,但并没有建立起成熟的红酒价格机制,主要还是参照国际红酒价格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体系,就是伦敦国际红酒商交易协会价格体系。以拉斐为例,根据伦敦国际红酒商交易协会的统计,1982年出产的法国红酒拉斐,2006年至2007年价格为1.2万至1.3万元,此后一路攀升至4万至5万元,直到现在的8万至9万元。10年间的投资回报率高达857% 。而同一时期,黄金的涨幅仅为4倍。

  在疯狂上涨的背后,同样面临泡沫的风险。在王仲民看来,国内的大多数投机者都还是以交易为主,只 买 不喝,但由于历史和文 化 差异,国内红酒投资跟风者多,懂行的少;炒作的多,收藏的少。“红酒的红火是暂时的,一旦泡沫破灭,炒作红酒者将严重受创。”王仲民说,现在很多人都好买几箱红酒放着,误以为跟白酒一样也是越陈越值钱,结果因为储藏不力导致变质,投资几十万元血本无归,“这样的事情并不少”。王仲民说,青岛真正做红酒做得好的酒庄、酒窖不是没有,但只有很少几家,“有的是直接跟法国列级酒庄和国外红酒拍卖行挂钩,有的是通过香港代理机构跟红酒外盘对接,一天的交易金额就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

  同时,也并非所有的红酒都“跑赢”了巴菲特,在升值空间上,国内红酒明显乏力。“现在具有投资价值的大部分还都是国外红酒,国内红酒基本仍处于纯消费阶段。”对此1532烟酒公司的朱经理解释说,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酿造技术、设备和传统都跟国外具有较大差距,更主要的是,国内红酒制造产业还比较“年轻”,没有建立起与国外类似的红酒价格体系。“最近一段时间,拉菲也大幅跌价,国内红酒投资形势整体趋软。”

  收益调查

  年赚百万并非是梦

  收藏红酒到底赚不赚钱?“赚钱是肯定的,但赚钱的也肯定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数。”袁永杰告诉记者,目前他的红酒会所已拥有近百名会员,其中以喝为主的藏家占了一大半,纯粹投机炒作的顶多四成,但其中的确有不少赚钱的,但也并非是全部会员都赚到了钱,“有人藏酒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有人想赚钱结果赔钱了,或者赚到钱却没法套现的,各种情况都有。”袁永杰说,目前在国内实现红酒套现一般是两种途径,一种是本人自己寻找代理公司或其他渠道,将红酒投放市场,但这种方式比较少,对客户个人能力要求较高;更主要的还是依托酒庄、会所套现。碍于制度,袁永杰不愿透露会员个人信息,他告诉记者,他这里的会员结构比较单一,“他们从事行业并没有太集中的领域,其中以有欧美留学、工作和生活经历的人居多。”袁永杰说,目前国内红酒投资能否赚钱,关键还是看是否有套现渠道,而红酒基金、期酒交易等在国内还是方兴未艾,“据我所知,有人投资期酒,一年能赚数百万元。”

  有赚有赔才是正常的市场结构,在不少人大谈红酒致富的同时,有人也提出了善意的警告。“不管投资什么,都是有风险的,红酒也并非稳赚不赔。”中粮酒庄负责人李军帅告诉记者,从整体趋势上来看,红酒的确是极具投资价值的商品,但也应该对其风险性有一定认识,“在2011年下半年之前,红酒基本上是只要买进就能赚钱,但现在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李军帅说,红酒市场首先跟国家汇率关系密切,一旦汇率有个风吹草动,红酒市场立刻就会给投资者“颜色”瞧瞧,“最近几年汇率变化非常频繁,对红酒市场的影响也非常大,但这都是非市场性调整,谁都说不准怎么变。”

  欧债危机也同样对红酒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红酒市场的主流产品是法国酒庄红酒,正好处于欧元区,所有欧元一贬值,法国红酒也跟着降价。”刘军帅说。

  风险调查

  岛城酒庄四年增百倍

  “现在青岛专营红酒的酒庄,已经不下二百家了。”青岛葡萄酒博物馆馆长王琪范介绍说,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青岛的红酒市场就开始进入一个“爆炸式”的发展期,从红酒酒庄数量上来看,2008年的时候,青岛的红酒酒庄也就是三两家,而在短短的四年里,这个数量就暴涨了百倍,而从红酒销售量来看,也呈现大幅度递增,“根据我们的统计,2011年红酒销售量就比2010年涨了50%左右,而前两年也基本保持这样一个涨幅。”之所以在2008年出现一个爆炸式的增长,王琪范表示,这跟一些大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始涉足不无关系。“2008年之前,红酒市场的主力还是个人藏家,其中不少都是海归派;但后来投资渠道多元化,有的企业甚至投资公司开始关注红酒市场,流入红酒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大,红酒市场才真正火了起来。”

  而大型机构带来的大笔资金,也造成了岛城红酒市场的巨大泡沫。“2010年春节,小拉菲在青岛售价还不到2900元,今年春节就涨到7900元,这么个涨法也就在中国才可能实现。”红酒藏家王先生告诉记者,特别是一些高端红酒,在中国的涨幅明显高于同期的国际涨幅,这就很说明问题。

  对于青岛的红酒市场,经营红酒会所的袁永杰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告诉记者,现在有些国内藏家将白酒收藏的一套照搬到红酒上来,自身根本没有国外生活经验,甚至连喝什么酒该用哪种杯子、适合佐哪一种餐品都搞不清楚,就冒冒失失地炒作红酒,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红酒准确来说不应该跟黄金并列,虽然它也是一种炒作商品,但更接近于中国的古玩、字画,其中具有很浓厚的文化意味,不了解红酒文化就去收藏或者炒作红酒,即便是偶尔赚到一笔钱,长久来看也是有很大风险的。”

  炒药材 像炒股票低进高出

  早晨9点多,专门做冬虫夏草生意的老王如往常一样,首先打开电脑,登录中药材天地网,查看近期中药材价格涨跌走势,以及各药材产地的产量预测,"中国中药网、中医中药网……网上类似的中药信息网很多,但我一般还是选择这个网站,因为这个网站做得更像股市。"

  像股市,但又不同于股市。这是中药材投资者老王对于目前国内中药投资市场的扼要评价。近几年,随着中药材的价格翻番、庄家炒作、产地天灾,加上国内物价飞涨、物价部门重点抑价,中药材产业早已褪去了"清汤寡水"的旧容,变成了一锅沸腾的中药汤水,一个个泡沫破裂的同时,一个个泡沫又在形成……

  业界传闻:一棵野山参两年赚370万"听说过野山参的传闻吧?"一见面,老王先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在业界疯狂流传的例子。这个例子的主人公有名有姓,身份说法不同,最多的说法是同仁堂药店的一名采购员。两年前,这名采购员在给药店买药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一棵正宗的野山参,就倾其所有,花30万元买了下来,转眼两年过去了,原本30万元的野山参如今已涨到了400万元。这名采购员靠这笔钱炒作药材,资产越滚越大,后来成了中药材市场里的大庄家。

  类似的故事也并非全部是传闻,不少人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着中药材的确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某海参专营店老总郑先生(化名)就曾向记者讲述他所经历的一件事情。"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南方买到几块犀牛角,当时就磨成了粉放了起来,总共也就一小塑料袋。"郑先生告诉记者,当时这几块犀牛角的市场价格也就是几万元,然而放到现在,这一小袋犀牛角粉身价已经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同重量的黄金。"现在这袋子犀牛角粉我只用过两次,一次是自己家人需要使用,另一次是外地某名企业老总,打听到我这里有犀牛角粉,出高价要收购,但我没有全部卖给他。"郑先生说,当时那名企业老总打算出60万元收购这袋犀牛角粉,但郑先生没有舍得出手,只以8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这名老总一小撮儿。对此,郑先生表示,这袋子犀牛角粉他是打算当做传家宝来看待的,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会全部出售。

  无论是两年身价翻几番的野山参,还是价超黄金的犀牛角粉,或实或虚,在众人的眼中,药田里长出来的已经不是一棵棵药材,而是亮锃锃的金条。一种狂热的中药投机心理已经甚嚣尘上。而在股市、楼市及大宗商品持续低迷的状态之下,这似乎成为了不少有产者转移投资方向的 "救命草",大批游资的进入,使得中药材投资越来越向"投机"发展。

  市场调查:冬虫夏草变身中药黄金"产量越来越少,价格能不涨吗? "在记者采访当中,减产导致供需失衡,成为了冬虫夏草变身"中药黄金"的唯一原因。青岛某制药厂的中成药代表刘健告诉记者,冬虫夏草最近几年价格之所以疯狂上涨,归根结底就在于一个原因——"无法人工培育"。"现在全国每年冬虫夏草的产量是80吨左右,这还是当地政府严格控制挖采的量,如果不控制,早就挖光了。"刘健说,当初他曾到青海虫草产地考察,当地药农曾告诉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冬虫夏草可以说满地都是,一人一天挖上几百根不成问题,当地人就连做菜都用冬虫夏草,可后来冬虫夏草就越来越少,现在一个人忙活一天能挖到二十根就算是很好了。

  中国冬虫夏草网的数据也在佐证着商家的"减产说"。该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受气候影响,2011年西藏虫草产量较去年减产了5%,受玉树地震影响,青海虫草产量也减少20%到30%。目前,青岛本地市场的冬虫夏草价格已涨到了历史最高点,四十头左右的冬虫夏草市场售价已达到三十多万元,而三十头的价格更是在六十万元左右。前不久,市南区金门路派出所就曾破获一起入室盗窃冬虫夏草的案件,一把小小的冬虫夏草最后核定案值就高达十几万元,这不光让办案民警吃惊,就连作案者也吓了一大跳。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供需关系失衡已不是虫草价格猛涨主要因素,游资的身影也在虫草的供应链上若隐若现。"现在哪个开虫草店的,手里不存着几十斤虫草,这能叫囤积吗?我觉得不能。"老王在青岛拥有两家冬虫夏草专卖店,他向记者透露,仅他手中就存有数百万元的冬虫夏草,而如果以目前市场价格折算,这批冬虫夏草的身价就会再涨上十倍。"真正的投资者,都是常年驻扎在拉萨,在每年5月份新虫草上市的价格低点大量买入,然后存到春节前出手,利润最高能到200%。"老王说,现在买卖虫草的分为两路人,一类是大老板、有钱人,拿他的买卖来说,有几个常客,每年都要买上几十万元的虫草自用;另一类就是投资者,他们将冬虫夏草看做股票,新货上市时收货,等待高价时再抛出。

  投资冬虫夏草真的神奇吗?难道不愁买进无法卖出吗?对此老王解释说,冬虫夏草跟一般草药有很大不同,一个是产量少、滋补性能强,另一个就是作假难度大,所以在市场上出货是非常容易的,"如果你进的是田七,想自己出货就很困难,人家要看年份、成色,作没作假;可如果换成冬虫夏草,出货难度不大,多少有点渠道,跟专卖店或药店有联系,就很容易出货。"老王说,这也使得冬虫夏草成为了中药市场里的硬通货,有"中药黄金"的美誉。

  市场影响:中药材炒作走病态之路

  疯狂的不只是冬虫夏草一味药,疯狂的是整个中药材市场。从2010年开始,整个中药材市场都处于一种不安定的亢奋状态当中。从最常见、数量巨大的鹿角草,到传闻连续三年绝产的田七;从处于垄断状态的阿胶,到市场上日渐稀少的东北雪蛤,可以说,随便拿出一样药草来,都可以想想出近几年中药材价格的病态之路。

  东阿阿胶,原本很平常的一味滋补品,如今已经成为了保健品行业中的 "国酒茅台"。2004年前250克装的阿胶价格才卖60元左右,但由于近年来主要原料驴皮资源的日益稀缺和价格上涨,还有工人等成本的上涨,导致阿胶价格上涨。东阿阿胶青岛代理商孙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涨价行动也已经开始了,根据厂家的通知,从3月份开始,东阿阿胶产品零售价还将上调10%左右,250克普通装东阿阿胶一盒零售价将破400元。

  对于近几年的中药材价格暴涨,台东盛大方圆药房的中药师郭师傅对记者表示,将中药材当做商品来炒作本身是不道德的。"中药材跟股票、黄金不一样,这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东西,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如果拿中药材进行炒作,只能是一小部分人获利,大多数人跟着遭殃。"对此,海慈医院中药科郭主任也表示赞成,郭主任表示,中药之所以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低廉,而现在吃中药治病甚至比吃西药还要贵,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投资渠道"药市"越来越像"股市"

  资本就像是一条嗜血的鲨鱼,不可能放过如此疯狂的中药市场。从2009年至今,随着股市、楼市的行情转衰,大批资金开始流入中药材市场,炒作之风盛行。"党参高位震荡 后市面临选择"这是中药材天地网上的一则普通信息,"高位震荡"、"后市"之类的行业术语,让人一时间仿佛是在浏览股票频道。而该网站甚至还整理出了 "综合200指数"及中药市场大盘走势图等更为专业化的炒作模式。"这个综合200指数是我们家独创的,主要是监测市场上最主要的200种主要中草药价格走向,给投资者作为参考。"该网负责人告诉记者,类似的中药信息网在国内很多,要做大做强,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这样的信息网也方便了如老王之类的投资者。"我现在主要是通过信息网获取药价变化,然后打电话给安国的药栈,可以买现货也可以买期货,当地的药店同时负责给我们这些会员出货,整个过程跟做黄金差不多。"老王说,跟一般的投资品最大的不同是,做药材买卖,是"做空不做多","什么东西稀缺了,出了问题了,比如说查出假药了、产地受灾了,我们就盯着进货,过不了多久肯定价格大涨。"用老王的话来讲,这更像是在投机,而不是在投资。

  并非是人人都可以玩这场围绕着中药的轮盘赌。"中药材的水很深的。"祁州中药材药剂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承友告诉记者,投资中药材首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尤其是当下中药造假情况严重,很多没有眼力的投资者都因为假劣药材而血本无归。其次还要具有一定的资金,特别是初期交易,充足的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后期建立信任之后,很多就走现金了,一般都是把订金交给药栈,然后由药栈出面买现货或者期货,最后按季度或者年度结算。"

  炒书画 只要买对不怕买贵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一幅幅大家名作屡创天价拍卖纪录的当下,"乱世藏金,盛世藏画"这句话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企业家、富二代、暴发户、投机者、土地主……各路人马汇集一堂,大家都秉持着"只要买对,不怕买贵"的理念,用大把大把的钞票,吹皱了书画收藏这池如镜的 "春水",演绎着悲喜交加的众生百态。"早先没有钱的时候,那才是真正书画收藏;现在钱都涌进来了,就成了纯粹的投资!"青岛拍卖中心刘志伟经理这样说。

  规模:

  百亿资金团涌入书画

  说起青岛的书画收藏,在国内也是排得上号的。"青岛名家辈出,老的有冯凭、张杰三、蔡醒庐等几位,年轻的有陶天恩、张白波等,画作都能在国内叫上号,加上很多大家比如苏伯群、范增、张朋等都在青岛定居,所以青岛的书画收藏一直比较热。"对于老的书画收藏传统,从事收藏行业近30年的杨老满是怀旧情怀,在他的口中,过去的书画收藏才是阳春白雪,如今只能算是下里巴人。"以前没有投资一说,看见喜欢的东西买回去,一般就沉在手里几年几十年,就算是市值涨上十倍,藏家也不会轻易出手,权当是给子孙积福了。"对于现在的书画投资,杨老感觉已经低俗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那么多资金注入书画市场,其实不是好事,什么人都来买画,买回去连看不看,放家里等着画家作古,然后再拿出来换钱,这样的人手里的书画再好、再多,也不能叫收藏家,顶多算是个文化商人。"杨老说,随着近几年书画投资的升温,找他掌眼、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很多人他都是看不上眼的,但碍于人情,还是点拨一二,"书画投资对个人艺术素养要求很高,大多数人是不适合涉足的,但最近几年书画市值的确大涨,惹得很多人以身犯险,这是有很大隐患的。"

  那目前岛城投资书画收藏的规模到底多大?虽然还没有官方权威统计,但青岛的收藏协会数量之巨,多少可以窥见其庞大规模。"尤其是这几年,全国的收藏市场都在持续升温,加上拍卖会上书画作品屡创天价,青岛搞书画收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杨老告诉记者,目前青岛注册的书画协会就多达上百个,每个协会最少百八十人,多的四五百人,除了在册的收藏人士,还有很多手握大量现金的低调巨富,"这类人我估计也得有几百人。"

  "以前搞收藏的,很多都是没钱的人,为了个人爱好,砸锅卖铁买字画;现在搞收藏的,手里没有几百万根本不行,加上这两年楼市、股市都不景气,很多企业老板、炒房暴发户都转到书画市场上来了,带来了大量的资金。"青岛天麒阁拍卖行总经理赵连群告诉记者,现在青岛做书画投资的流动资金少说有上百亿的规模,"这还是保守估计。"

  回报:

  两幅画8年赚回一套房"正常的收藏买进卖出周期一般会有两三年,因此行情不会出现眼下这种短期暴涨的局势。眼下这种短期暴涨显然是投资行为而不是收藏行为。"青岛拍卖中心的刘志伟告诉记者,在太平盛世,没有任何一种投资品的回报率会超过书画作品,"2003年之前,再知名的书画作品拍出个几千万,就已经令人咋舌了;现在看看,随便一幅大家的代表作都能拍出上亿的天价。"刘志伟告诉记者,现在书画作品已经进入了"亿元时代",其背后不乏炒作和投机的因素。

  就拿青岛的本土书画为例,青岛本土画家张朋的画,在本世纪初一平尺顶多卖到四五千块钱。可现在看看,张朋的代表画作一平尺卖到四五万元不成问题,就算是一般作品,也能卖到两三万元。"当初张朋大师住在黄台路,2003年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跟他住得比较近,就向他求了两张画,其中一张还是猴子,都是大尺幅的,现在拍卖行给估的市值在100万以上,相当于赚回了一套房子。"书画商人王先生告诉记者,从书画收藏到书画投资是一个必然趋势,虽然现在书画市场上的确存在着赝品、炒作、量产等诸多弊端,但投机资金的涌入,客观上促进了书画市场的繁荣,"以前画画不赚钱,很少有人学画;现在画画赚钱了,自然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书画艺术。"

  渠道:

  拍卖胜压过传统画廊"现在做书画投资的渠道主要还是拍卖行和画廊两大渠道,其中画廊应该是书画投资的主要渠道,但青岛比较特殊。"青岛天麒阁拍卖行总经理赵连群告诉记者,去年12月份,他们组织的一次秋季书画拍卖(秋季是业内说法,并非特指秋季),当日成交总金额高达1200万元,这在全国范围来看,也是屈指可数的。"大体上来分,拍卖行一般是古代、近代书画流通的主要渠道,而画廊一般是现代书画作品的流通渠道,两个渠道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赵连群介绍说,从目前情况来看,青岛的画廊发展比较乏力,不但不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连省内的潍坊、淄博等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城市也不如,"像潍坊地区,不光是画廊数量比青岛多,而且做得好的画廊一年就能赚几千万,青岛大部分画廊经营还是比较惨淡的。"

  "其实真正懂画、爱画的圈内人,还是倾向于画廊消费;选择到拍卖行买画的,投资者居多。"岛城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负责人宋女士打了一个比方,画廊与画家的关系,就类似于经纪人与明星的关系,画家一般都需要签约画廊,通过画廊对自己的画作进行宣传;而画廊则是画家的第一投资人,他们在包销画家作品之前,也要对画家的艺术造诣进行评估。"从回报率上来说,画廊投资的回报率其实更大,往往是短期之内成倍回报。"

  其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昌乐路曾一度聚集了二十多家画廊画店,"当时一些画廊不讲规矩,开始制假售假,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青岛画廊从那时候开始一蹶不振。"宋女士说,曾经红极一时的昌乐路画廊街,如今已风光不再,有的画家甚至还以通过画廊卖画为耻。"其实,画家还是离不开画廊的,从投资者角度来说,从画廊选择投资对象,其实回报率还要比拍卖行高。"宋女士解释说,画廊一般多是现当代书画作品居多,其真实市场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而且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创作者的精心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适合做长线投资。

  风险:

  千万投资换来一张废纸

  自从书画投资日渐升温,就一直未能摆脱赝品的阴影,这也让许多书画投资者血本无归。"去年青岛请了故宫的几位专家来鉴宝,结果市民拿过来的九成九都是赝品,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作为青岛的资深"掌眼",杨老告诉记者,书画投资并非是人人可做,巨大的回报背后则是莫测的黑洞,"水很深,掉进去就是血本无归。"

  2010年,杨老曾应邀到我市一知名企业的总裁家中鉴宝。"当时他把东西拿出来,吓了我一跳。"杨老说,那是一幅我国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的帖子,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神作,如果是真品的话,可以说是价值连城、宇内无二。可是当杨老仔细甄别之后,最后还是做出了是赝品的判定,"简单来说,笔法、章子、落款甚至纸都做得很真,但那个墨不是这名书法家惯用的墨。"杨老说,当时这名企业家是托香港的熟人,从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后人手中直接买来的,花了3200万元港币,"当时我看那个人一点也不心疼,后来在一次拍卖会上,我又看到了那幅帖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手里的那幅赝品。"

  "千万不能把书画当成股票那样买卖,否则吃亏的最后还是自己,要知道,‘书画有灵,天地共鉴’。"杨老语重心长地说。

热词:

  • 红酒文化
  • 画廊街
  • 巴菲特
  • 收藏市场
  • 跑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