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近日,一位名为“艳妮”的网友爆料称自己的信用卡“被宰”经历。她的信用卡账单应在2月23日还款41994.60元,但她通过ATM机提前还款时,只还了41950元,少还了零头44.60元。3月5日,她收到银行寄来的账单,上面赫然写着循环利息:1070.57元。(3月22日新闻晚报)
少还44.60元,一个月变成了1070.57元──这信用卡已不是高利贷,而是暴利贷并且是超级暴利贷了。为什么会这样?银行说,他们不是按44.60元计算利息,而是按总欠费41994.60元收取的。也就是说,张女士先前还的钱等于白还。真相弄明白了,我们又一次领教了银行的霸道,也更感到了惶恐和无奈。
媒体还披露了另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例子:董小姐的信用卡是5年前在学校办的,信用额度仅200元,没用几次后就被她遗忘了。但不久前董小姐接到银行的催账电话,去银行求证后才想起来还有一张信用卡。账单显示,最后一笔消费是2007年5月,当时透支191.11元。经过近5年的罚息明细,最后账单显示欠款竟达10854.43元。董小姐傻眼了,自己并未更换联系方式,为何这5年没有收到任何来自银行方面的单据和催款提醒呢。
艳妮网友和董小姐的遭遇,让人不寒而栗。在强大无比的银行面前,我们大家都犹如一棵草。银行滥用其强势地位,已经习惯成了自然,一事当先,为所欲为已成下意识,脑子里甚至根本没有是否合理、该不该做的概念。否则又怎么解释这些年银行盛气凌人的霸王作派和不断膨胀的收费欲?
对自己有利的事迫不及待干,对储户有利的事坚决不做。收费项目多如牛毛,即使一些收费项目被明令喊停,银行也换个马甲照收不误。7年多时间银行服务收费增长了10倍。ATM机出故障少给钱,则是用户责任自负;ATM机出故障多给钱,又要算用户盗窃。有利可图的“国际惯例”就争先恐后拿来,甚至还要搞“伪国际惯例”来蒙人,而改善服务等需要增加成本的“国际惯例”,银行则以“国情差异”为由弃之不顾。
谁能管一管银行的收费欲呢?是银监会、国资委,还是发改委?最近各地都在开展国家工商总局部署的全国性整治“霸王条款”专项行动,其中金融服务是整治的重点之一。消费者期待这次整治能把银行无度膨胀的收费欲有所约束,这就值得额手称幸了。(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