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理财周报记者 张伟湘
10年前,网络刚刚兴起,网友笑称,不知道自己的网友是阿猫还是阿狗。现在的香港市场也一样,作为一般投资者,你很难判断你的“对手”究竟是人还是机器。
知名研究机构CIRC旗下的通讯曾统计,美国有超过80%的投行已渐渐背离传统的宏观研究,而在短期或中期交易中大量采用程式交易。这种由计算机主导的交易曾导致2009年和之后的几次美国小型的股市“熔断”。事实上,香港也是如此,记者曾目睹太多的交易室采用顶级设备,聘用一流的软件人才。一位法资银行的衍生品部老总坦言,软件设计师的薪资往往还高于一线的交易员。
“你看,前年新买的设备可能今年又要换了。我几次提醒公司,不要使用XX品牌的电脑。”老总越说越激动。可不,就在几个月前,这家投行的香港公司交易中出错,幸亏主管及时发现,否则,那有可能是上亿港元的损失。
对于投行来说,现在比的就是交易的硬件和软件,交易速度不再以百分之一秒计算,而是千分之一秒。不过,弊端也非常明显,细心的投资者也许能发现,某种投资产品,当它的价格跌破某个水平时,抛盘就会蜂拥而出,成交量会瞬间急剧扩大。毫无疑问,这就是程式交易的结果:太多的机构在同样的价位设置了止损盘。
圈内人都知道,香港有两家机构,不论是个股的报告,还是程式交易,都是最顶尖的。一家是高盛,一家是摩根士丹利。曾经有一段时间,记者对摩根士丹利(大摩)如何判断公司的估值很感兴趣。只要你仔细对比,不论是大摩的前董事总经理,现在设立了地产投资机构的卓百德(他可是地道的老外,卓百德是他的第一个中文名),还是出身于大摩的谢国忠,他们对经济乃至股市的看法几乎完全一致。
可以想见,大摩应有一套独门的分析逻辑和程序。但是,几次与摩根的朋友套近乎,却没有问出个所以然,可能是内部保密制度的限制吧。
于是,只能自己研究。久而久之,发现投行的研报和某种程式化的交易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于个股的目标价,不少投行会精确到分,诸如2.63港元、1.95港元之类的。你很难想象,在这个模糊的世界,还有如此精确的事情,况且还是预测。
但是,事实却是如此。记者发现,符合程式交易某种模式结果的大致有这三类股票:一类是投行密集推荐的,如果某只股票此前默默无闻,而近期有很多投行给予其评级和目标价,它就有可能是黑马;另一类是流通市值较大的,近期100亿港元市值的股票毫无疑问非常活跃;还有一类是近一年来跌幅较大的,换言之,有很大的反弹空间。
而哪种计算模式比较准呢,又套用了不少传统的分析方法,发现最常用的“费波纳契黄金分割”和“二分之一法则”用在大盘股上准确度较高。
“二分之一法则”可是当年台湾“股市教父”胡立阳在华尔街的制胜法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