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绿色经济的难题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 11: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CUBN记者 毕淑娟 北京报道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民革中央有关专家认为,走绿色发展之路,关键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绝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何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求得经济发展,关键的关键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状态下解脱出来,走一条低碳环保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存在的障碍

  近30年来,我国虽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危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为此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提出了摆脱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设想。但是受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的限制,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发展机遇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沿着过渡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路途一路狂奔。同时,由于我国经济总量巨大,通过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全球性的资源、能源危机与我国紧密相关。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国内发展和国际政治外交的迫切需要。

  专家指出,在绿色发展的框架下审视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发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障碍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以GDP为主的经济发展观仍主导着各级政府,使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仍在拼资源、拼消耗、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褐色经济的轨道上发展;

  二是对绿色经济投资不足。根据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投资最多的是房地产行业,占当年全国投资的23.84%,农、林、牧、渔业的投资仅占1.6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占9.22%,对废物回收、节能降耗等投资则微乎其微;

  三是没有把将自然资源与环境消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造成虚高的GDP和低质量的经济增长。目前,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所扣除的中间投入仅限于产品投入,没有包括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生态投入,也无视经济过程排放各种废弃物以及过度开发等不适当行为对自然环境功能质量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四是节能降耗虽成为国家发展目标,但在各级政府工作中仍是软指标,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项在26个省136个县进行关于中国农村政策效果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十项农村政策中,村干部认为价值最低的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政策;

  五是对绿色就业支持不足。绿色就业是指那些不破坏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的部门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包括森林旅游、废物回收、生态建设与保护及降低污染等行业。这些行业创造就业的途径、就业潜力以及政策支持等等,目前亟待解决。

  破解发展难题

  绿色经济可以推动节能减排,有效地利用资源,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增加绿色就业,进一步强化政府节能减排约束。针对绿色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推动和实施绿色核算,将自然资源和环境损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为GDP做减法,体现经济增长质量,用真实的国民财富指标衡量经济发展,从根本上革除以追求低质量的GDP为目标的经济发展观,使我国经济社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几年前,我国曾试图开展绿色GDP核算,但迫于各级政府对GDP的强烈追求以及技术操作性等原因而中断。应以绿色经济为契机,再度启动和实施绿色GDP核算;

  二是增加对绿色产业(农业、能源、建筑、水、林业)等部门的投资和政策支持。抓住绿色经济发展带来的契机,更加注重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增长点,更加注重传统产业调整,改造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更加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建筑等环节的节能增效,更加注重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制定鼓励政策,推动绿色就业。研究绿色就业范围、规模和增长潜力,从公共财政支出、税收、信贷等多方面鼓励绿色就业,逐步形成以绿色就业代替褐色就业的良性就业增长机制。

  四是加强对政府部门绿色发展硬约束,使绿色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动。

热词:

  • 经济发展观
  • 绿色GDP核算
  • 绿色经济
  • 绿色核算
  • 绿色产业
  • 经济活动
  • 两会
  • 废物回收
  • 节能降耗
  • 减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