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节能电动车
“HaloIPT和韩国高等科技学院OLEV研究中心目前都致力于路面充电技术的研究。这一技术使电动汽车在行驶途中可以通过路面嵌入式充电电缆进行充电。”
中国低碳网讯 2004年,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公司推出第二代普锐斯混合动力车以来,人们对于“环保型汽车”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动汽车作为内燃机(ICE)驱动汽车的环保替代产品,在人们眼中曾经一度是中看不中用的噱头而已,如今它却代表了未来绿色交通体系的发展方向。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就确立了明确的目标,要在2015年前将电动汽车保有量增加到一百万辆。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的决心之大。
技术的发展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市场上不仅有普锐斯这种油电混合动力车,还有氢能源电池车和日产新聆风这样的纯电动汽车(EV)。
过去十年,美国混合动力车销售量增长了三十倍,从2000年的9000辆增长到2010年的27.4万辆左右(其中2007年达到顶峰,为35.2万辆)。而纯电动汽车的累积销售却业绩平平。日产聆风和三菱i-MiEV累积共售出了3.9万辆左右。
然而,由于纯电动汽摆脱了对汽油的依赖,仍然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被看作是降低机动车碳足迹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各国纷纷出台计划,扩大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
尽管多方报告都对其技术前景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但是,电动汽车的推广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对电动汽车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及其前景看好的原因做简要概述。
与其它交通工具一样,电动汽车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阻碍就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飞机起降需要飞机场,铁路交通需要轨道和车站,传统汽车需要加油站、公路和停车位。电动汽车也不例外。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却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难题。
电动汽车中,插入式电动汽车(PEV)占绝大多数。这就意味着需要建设相应的充电设施。然而,多数国家都存在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的需求。不仅如此,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也耗时过长。例如,日产聆风满格充电需要八个小时。当然,电动汽车也可以进行快速充电,能够在30分钟内充满80%的电量。可是,这种充电方式会在一段时间后使电池的性能降低。
不用说,与两分钟就能加满一箱油的传统汽车相比,在这一方面,电动汽车无法望其项背。这一点,买车的人也心知肚明。去年秋天,德勤咨询公司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的消费者对现有的电动汽车表示满意,而充电耗时过长则是人们普遍表示不满的一点。
此外,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远远比不上传统汽车。日产声称其聆风轿车充电之后的续航里程达到100英里(161公里),而丰田雅力士传统五门掀背轿车充满八加仑油后却能够行驶400英里(644公里)。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较短就意味着需要建设更多的充电站。也就是说,充电设施的建设密度要高于加油站。
另外,电动汽车在某些地区推广起来难度也相对较大。就拿人口占全国人口一半的美国郊区而言,那里的电动汽车用户要想找个地方安装充电设施非常容易,自家车库就行。可是,在高楼林立的北京或东京,那些住在单元房里的车主们又到哪里去给爱车充电呢?
一份针对减排城市联盟C40所做的报告指出,私人停车设施拥有率较低的城市,“受经济因素的不利影响,其电动汽车保有率也明显较低。要想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这些城市就必须为住宅区建设街头充电设施提供资金上的支持”。高层建筑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区电动汽车销量将有望出现大幅增长。而在此之前,必须突破常规,找到能够节约空间的解决办法。
此外,成本也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之一。尽管政府提供了各项补贴,但是电动汽车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以英国为例,一辆电动汽车的售价一般要比传统汽车高出5000英镑(7760美元)左右。而在中国,比亚迪e6纯电动汽车的售价超过16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而该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最畅销的一款紧凑型传统轿车F3的售价却不到6.4万元人民币(1万美元)。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也可能会随之降低,从而使生产流程的效率和经济性都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包括中、美、英各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也通过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降低电动汽车的购置成本和运行成本。京、沪两地为了限制机动车购置,对车牌的发放进行控制,而电动汽车却不受此限。
电动汽车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如果这些技术能够得到各国政府的采纳,那么,电动汽车面临的很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同时,各企业也就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例如,BetterPlace就率先提出电池置换的理念。充电过程中,电动汽车用户无需等待,只需在置换站换上一个已经充满电的电池即可。此外,电动汽车购置成本较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电池价格过高所致,而这一方案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另外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无线充电技术。HaloIPT和韩国高等科技学院OLEV研究中心目前都致力于路面充电技术的研究。这一技术使电动汽车在行驶途中可以通过路面嵌入式充电电缆进行充电。
然而与此同时,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在能源使用效率和生物燃料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与电动汽车将每辆汽车的碳排放转嫁到化石燃料供电系统,进而导致电网不堪重负相比,这些传统汽车技术的发展更有益于降低机动车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究竟哪种技术会胜出,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竞争还在继续,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