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陈卫东:中国应摆脱独立维持能源安全的思想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30日 13: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主流的今天,中国必须要摆脱独立维持能源安全的思想。”3月30日,在参加2012(第十一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期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在接受采访时说。 

  本月26日,《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1-2012)》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5.2%,同比增加1.5%。

  蓝皮书判断,2012年将是中国油气产业面临的“更为艰难的一年”。一些专家由此提出,在面对全球复杂的经济条件下,中国必须调整能源战略,提高能源独立性。

  对此,陈卫东表示,保证能源安全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贸易。“保证能源安全最重要的是石油能够买得起,因为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控制石油价格,别人都买不到而我们能买得到,这就是能源安全。”

  陈卫东同时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已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能源独立。能源独立的说法是小农经济和冷战思维的一种体现。“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全球能源不安全的情况下,单独实现自己的安全。”

  陈卫东认为,从1993年开始的石油企业走出去同样出现了指导思想的错位,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误认为石油企业走出去可以解决中国能源安全的问题。

  “中国去年进口了2.6亿吨石油,和企业走出去相关的只有500万吨。这其中的原因包括运输能力不足、外国石油成分不适合中国炼厂、成本过高以及外国政府的约束等。因此依靠在国外的生产,是解决不了国内的能源安全问题的。相反,由于地缘政治的风险,生产依赖型的走出去结构反而会对能源安全起到负面的作用。”

  据悉,中国石油企业在伊朗、伊拉克等敏感地区就曾遭遇过挫折,一些大项目无疾而终,最终造成了企业比较严重的损失。

  “因而我们需要让石油企业回归企业式的运营。包括培养创新性的思维,开拓更高新的技术、开发新能源,并按照经济规律,循序渐进地迈出走出去的步伐。过去,非经济因素更多左右了走出去的方式,这使石油企业面临了巨大的风险。”

  陈卫东希望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结构可以从生产依赖型向贸易依赖型过度。然而对此有学者担心,增强石油贸易会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

  “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日本、德国一直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体,它们都是通过贸易来保证能源安全的,事实证明不存在任何问题。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改善国家经济效率来实现。”陈卫东说。

热词:

  • 能源安全
  • 陈卫东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石油企业
  • 油气
  • 石油价格
  • 非经济因素
  • 伊拉克
  • 运输能力
  • 石油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