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同学惊呼“你们养猪去了?”
冯娟和任海勤夫妻,于2009年创办南充海晟前沿农牧责任有限公司。200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冯娟和199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任海勤曾是外企白领和软件工程师。他们放弃了高薪体面的工作,在国道212线顺庆区共兴段一个名叫棕树沟的地方办起了养猪场,而且一干就是3年。弟弟冯涛从西华师范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和姐姐姐夫一起当上了“猪倌”,现在他们在养猪场个人投资200多万元,今年出栏5000头猪,11月13日记者采访时,他们正筹备扩大养殖规模,把养猪当成终身事业来做。
冯娟姐弟是成都市高新区人,在一次参观了亲戚开的养猪场后,两人萌生了养猪创业的念头。两人果断辞职,并将手里发展得不错的耗材生意交给他人管理。在了解到顺庆区共兴镇土地租赁价格相对便宜且对创业者提供创业优惠政策后,他们来到共兴镇棕树沟村5组租下24亩土地,办起了南充海晟前沿农牧有限公司。
从公司正式开张到养猪场初具规模,冯娟夫妻俩的创业过程基本上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冯娟屡次提到创业“运气好”,猪虽然也生病,但都很快治好了,当地政府也把路、水、电等配套设施解决得很好,加上这几年养猪市场前景不错,公司发展很顺利。记者从他们有条理且细致的叙述中可以发现,这个由3名大学生组成的家族企业所拥有的清晰的市场判断力,以及知识分子特有的稳中求进的做事风格。
事实上,冯娟的家族有养猪的传统,除了亲戚开办的现代化养殖场,她的父亲以前也曾养过猪,大学毕业的冯娟姐弟对养猪这个看上去不太体面的工作并不排斥。在亲戚的养猪场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曾经是高级白领的3名大学生储备了养猪的系统知识,为积累经验,冯涛还去考了无公害食品内检员证书。
大学生创业不稀奇,稀奇的是一家三人会放弃已经非常稳定的事业,去做养猪这个高投入高风险且资金回笼时间长的活儿。他们的昔日同窗多是白领,其中也不乏外企精英,在听到他们开始养猪后,不少好友都质疑他们的选择,甚至有朋友直接问:“听说你们养猪去了,为什么要干这个?”
他们当初作出选择时,不能说毫无压力。虽然选择很艰难,但是目前来看冯娟等人当初作出的决定没有错。他们的发展策略是稳中求胜,猪价大涨时不盲目扩大规模,猪价下降时市场对企业的影响也并不大,赚的钱除了生活开销外,陆续都投入到扩大养猪场规模。
不少大学生创业时激情澎湃,但是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些创业的大学生想要用最少的资金、最短的时间创造最大的财富,但冯娟和任海勤明显没有这种属于年轻人的急于求成的躁动,而是有股知识分子稳扎稳打的劲儿。他们与川农大联姻,聘请专家定期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当地10名村民到这里务工,解决了就业问题,公司售出仔猪后还为村民们提供饲养技术。靠着诚信和勤奋,他们在当地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现在冯娟在市区买了房子和车子,孩子也已经进幼儿园读书,一切步入正轨。冯娟一家人的创业故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理想范本,很多已经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年轻人,正在朝着他们成功的方向迈进。
历经坎坷,农大学子成蔬菜大王
大学生创业,有冯娟这样一路顺遂的幸运儿,也有历经坎坷才走向成功的苦孩子,程小波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创业者。
农村出生的程小波对种菜可不陌生,在四川农业大学园艺(蔬菜)专业读书时,他和几个同学种了几分试验田,“那年赚了几千元,大家的零花钱就靠卖菜的钱了,当时我就觉得,种菜肯定赚钱。”
如今,程小波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大王,当年那个种菜赚零花钱的大学生,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他建起了300多亩高品质的蔬菜大棚,这些蔬菜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实现了他当年种菜赚钱的理想。
但赚钱不是他的最终目标。程小波的理想是种植特色蔬菜,让他心爱的以色列番茄、日本水果黄瓜、台湾东升南瓜走得更远,同时开发出更多种植蔬菜新技术。
老农何光仁是顺庆区搬罾镇的农民,记者碰到他时,他正在给程小波打工——将青翠可爱的苦瓜打包装车。他对这个大学生老板是佩服的,程小波懂自己不懂的技术,也能吃苦。创业初期他经常风里来雨里去,浑身脏兮兮地泡在蔬菜大棚里,一点都不像个大学生。其实,大学毕业后程小波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这在当时已经是算高工资了,和同学比起来也很说得过去,他似乎应该满足了。
所有创业的人似乎都有不甘于平淡的共性,程小波最终还是迈上创业之路。2002年,他拿出积蓄和借来的钱,在绵阳市租赁了20亩土地种植蔬菜,大学4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此刻大显神威,很快他就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如果一切照此发展,程小波很快就会创业成功。可是命运之神显然不会眷顾每一个人,2004年,他种的番茄在快要成熟时出事了,程小波多年的积蓄毁于一旦。
这时,程小波有两个选择,重新创业或是再找个工作,经过反复思考,他还是决定把创业坚持下去。2006年,他到顺庆区搬罾镇为一位蔬菜业主做技术顾问时发现当地政府在土地流转、融资等方面都对创业者有优惠政策,便把事业重心转到了搬罾镇。程小波种菜和传统种菜相比更重视技术革新,他在瓠子瓜上嫁接西瓜的新技术能提高西瓜产量,他自己研发的滴灌设备和催芽设备比许多国外设备更实用。
成功了的程小波,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思考如何继续发展事业。他以自己失败和成功的鲜活事例给大学生创业者们提了个醒,如果仅仅凭着一腔热血去创业,又没有做好承受失败的准备,那么创业之路并不好走。“大学生创业,除了需要资金和经验积累,还要接受失败重头再来的勇气。”程小波说。
有过挫折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作为年轻人,大学生创业也常常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停止。2009年,记者在仪陇县大风乡采访时见到了当时刚刚结婚的大学生村官吕吉鹏,当年吕吉鹏养蜂和种蘑菇都发展得不错,如今他的产业发展如何呢?2011年11月14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他时,他已经是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的父亲,同时也通过了公务员考试,现在是仪陇县双庆乡副乡长。
“在村上建立的兔场和猪场都转给合伙人了,其它的产业都是父亲在做。”吕吉鹏告诉记者,因为刚到新的工作岗位,加上又有了孩子,他的精力有限,便将产业逐渐转交给自己的父亲,但是自己会经常给父亲提些建议,帮他搞好产业。
2007年吕吉鹏开始创业时,在农村搞过各种产业。“这些年养兔利润不高,养猪有亏有赚,投入最多心血的食用菌发展不错,每年产值能有10万元到15万元,养蜂现在已成气候,估计明年产值能达到30万元。”他在谈及大学生创业艰难时深有感触。他创业第一年亏了11万元,第二年盈利3万元,2009年和2010年每年盈利近10万元,在创业的大学生中,已经算是小有成绩,但因为家庭和工作原因,吕吉鹏还是选择了暂时停止创业。
“大学生创业确实受许多外界因素影响,当创业与家庭和工作发生矛盾时,大多数人会选择顾全大局。”吕吉鹏认为大学生创业很容易开始,也很容易结束,在这个年龄阶段 ,很多人创业是因为激情而开始,因为现实困难而结束。
吕吉鹏认为,大学生创业首先得克服好高骛远和过于理想化的问题,大学生离开学校不久,他们不了解市场,只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甚至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就决定创业之路,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所谓“规划”盲目向前冲,创业很容易失败。“社会是另外一所大学,它会教给我们很多,无论是创业还是不创业,我们都需要经历挫折,才能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