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田园将芜,胡不归? 江山女大学生回乡创业种田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 10: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浙江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大学生创业网讯

  跟父亲一起工作,林项霞深刻地体会到“种田真没那么简单”。

  两代种粮人的对话

  林项霞,31岁,江山市新生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曾经的城市白领,大学毕业生。

  林发忠,60岁,江山市最知名的种粮大户,承包粮田超过6000亩。

  老林和小林,是父女俩,两代人。让女儿回家种田,对两人来说,曾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有勇气从写字楼回到农村。但是,年轻人都去了城里,谁到地里干农活?更严峻的问题是,他们从小就不跟农田打交道,对农业的感情由谁来延续?农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是现代农业和科技创新,但若没有相应的技术人才作保障,甚至连基本的劳动力都不足,那么技术创新就只能成为空话。

  解决“谁来种地”,已是当务之急。一个林项霞回来了,并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但毕竟是一个让人高兴的开始。

  为林项霞是否该回来种田的事,林家曾经整整商量了一年。三年前的这个月,林项霞思考许久,给父亲寄出了一封信。几天后,父亲收到了信,当晚就给女儿打了电话,让她再认真考虑。

  女儿:我要回来种地!

  爸:

  见信好!

  好久没回来了,你们身体好吗?工作顺利吗?

  天凉了,您的膝盖要注意保暖,千万别冻着了。提醒妈妈要多穿点衣服,小心不要感冒。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我们就来个洋为中用吧,请一定要记住跟妈说声“情人节快乐!”我知道您不是一个懂浪漫的人,但这句祝福你可绝对要对妈妈说。

  我在杭州一切还好,公司里的业务挺多,有时还得加班。不过我的心态很好,我们江山人有句话叫做“上船盼船浮”,毕竟自己还年轻,能为公司的发展多做点事,心里还是挺舒畅的。当然,公司领导一直都很关心我,我和同事们的相处也很融洽。尽管收入不是很高,但如果与那些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相比,我的心就会有些许的慰藉。毕竟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前提下,作为一个打工者,能找到一份自己称心的工作,应当感到知足。您说我这样理解对吗?

  前几天,我看到一条信息,说的是粮价要涨了。我暗自庆幸:我们的合作社又有了好机遇。这几年来,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一年比一年强,各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对我们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也相当大。通过土地流转,我想今年我们承包的农田会超过四千亩吧,大中型农机具也有六十多台。合作社的经营规模上去了,但管理、运作等各方面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每当看到您和妈双鬓越来越多的白发,我真的好心疼啊!

  爸,好长时间,每当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时,我的内心有着痛苦的挣扎,我试图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抉择。首先是回家帮您和妈打理合作社的业务,但我深知咱们农村人最讲究的是面子。对于你们来说,含辛茹苦培养我这么多年,总希望孩子在城市有个好工作,过上安稳的生活。况且我们的同龄人回家务农的真的寥寥无几。如果我真的回到家乡,虽然我不怕人们的冷眼相对,但我最怕的是你们无法面对那些冷嘲热讽。

  其次是我曾考虑过继续在杭州打工,继续过我那暂时无忧无虑的打工生活。但是,理智告诉我,如果眼睁睁看着你们默默地打拼着自己的事业,那么对儿女来说,就是最大的不孝!多少次的抉择之后,我的泪水湿透了枕巾。这泪水不是为自己将失去安逸的生活而流,恰恰相反,是为你们为家乡这片热土的付出而感动。

  现在,我要着重向您表明我的最后抉择:我要回家!请您和妈妈接受我吧!给我一个机会吧!让我们齐心协力,为建成一个实力雄厚、服务全面的合作社而努力。

  爸,女儿在静候你们的答复!

  祝:

  身体健康!

  一切顺利!

  霞

  2009年2月14日

  爸爸:你有这个能力?

  霞:

  昨天收到你的信了,你妈妈不识字,我大体跟她说了一下,不过,你叫我说“情人节快乐”这话我就没说,老夫老妻了没有这么多名堂。

  你在公司一切都好,我跟你妈就宽心了。你说想回家帮爸妈,我们听了真的很欢喜,但你自己一定要考虑清楚。爸爸妈妈只希望你过得好,家里也不用你负担,回家搞农业可是很辛苦的事情。每天日晒雨淋的,吃饭睡觉也不能按时。国家政策好、上级各个部门支持是不错,还是要靠自己打拼的,管理得好才有出路。

  爸妈跟不了你一辈子,搞农业不是简单的种地、收获,我们还有那么多农机、几十个管理人员、几百个农民工要管好,关键还有产品要想办法销出去。你要学的东西是很多,但方方面面的人和事都要去应对处理,你有能力承担吗?

  不要冲动,好好再考虑一段时间吧!

  爸

  2009年2月18日

  田园将芜,胡不归?

  ——女大学生林项霞的抉择前后

  爸,我回来了

  脱下亮丽的外套,解下花哨的围巾,换下新买的高跟鞋……一身时尚打扮的林项霞在几秒钟内就已身着蓝布衣、脚蹬回力鞋,跑着去照料年前种下的500亩蚕豆。除草、清沟、防虫、施肥……眼下又到春耕备耕时,她脑子里想得最多的,就是这些农活。

  在她的记忆里,父亲林发忠这一辈子都在干与种田相关的事:20岁就当上了生产队队长,2004年开始规模种粮,近年每年承包粮田6000多亩,并注册成立了粮食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林项霞还在杭州的时候,父亲有时也会在电话里开玩笑地跟她说:“霞,你看我年纪越来越大了,这田里的事越来越多,你说以后谁来接班啊?”

  懂事的林项霞虽觉得老爸的话有道理,但一个姑娘家要是整天和农田打交道,心里也觉得别扭。毕业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林项霞,当时是杭州一家电梯制造公司的文员。

  2009年,小林在电话里觉得爸爸语气里有些不开心,一追问才得知合作社在管理上出现麻烦,一半以上的社员要退社,父亲压力很大。那天晚上,小林一夜没合眼,父母日夜操劳的样子时时在眼前闪现,一个想法搅动着她的心:回去种地!

  第二天,她就给家里写了封信,说明自己想回家务农的打想,没想到却遭到了爸妈的反对——“一个女娃娃,在城里做些轻松的工作多好,回到乡下多苦多累。”但小林的心却日益坚定起来,并开始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2010年盛夏,她提着所有的行李推开家门:“爸,我回来了。”

  田,该怎么种

  “不懂种地,不懂机器,也不会管人……”上班第一天,老林成了小林的“老板”,小林如实汇报起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林项霞没有被自己的“劣势”束缚住手脚。她跟着爸爸下地,熟悉机械操作和农事管理。她省下了逛街的时间,去听当地农业局给农民上的农技课。她的床头书也不再是职场和爱情小说,而被农机科普书籍占据。甚至她房间的花盆里,也种上了菜苗……

  因为天天都在田间地头,林项霞的皮肤也变黑了,她笑称自己是个“土”人。

  在林发忠看来,从城里回来的女儿脑子里的想法有些挺新潮。比如管理几千亩承包田,做了20多年生产队长的他,一直用的是派工、实误实记的生产队管理模式。而女儿林项霞说,要把企业管理办法用到承包田管理上。他连连摇头:“这怎么行?大家都熟悉的,这不生分了么?”

  那一次,父女俩辩论了很久。

  最终,林发忠还是听从了女儿的建议,实行“差田包工不包产、好田包产包成本、超产全奖承包者”的新管理模式,很多种田人的积极性都提高了。这几年,在林项霞的大胆试验下,他们引种试种了省农科院的“杭优3号”香米,并得到市农业局支持,包装成“幸福乡村香米”。这种米每公斤卖到了14元,去年承包田的效益就比上两年接近翻番,老林的脸上笑开了花。

  变,尝新试验

  眼下,水稻育秧即将开始,林项霞正忙着联系农技员,启用一个面积为2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温室育秧室。这个温暖的玻璃房是她去金华考察现代育秧技术后,着手置办的,投入了30万元。

  自从林项霞回来后,像这样的新设备和技术,引进来的还有很多。这两年里,企业与基地对接会、农业机械博览会、新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农博会等等都有她的身影。她觉得,要跳出地理的局限,多和外界打交道,扩宽发展思路。

  林发忠看到了很多改变:前年,承包田里出现了红米、紫薯、榨菜等新面孔,销路不错,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去年,承包田里试种了600亩向日葵,三个月的开花期中,游客纷纷前来观赏、摄影;今年,公司的农产品直营店即将开业,同时开始网上销售。

  林项霞对合作社和公司的发展路径很清晰——走出去学习,带回来试验,销出去产品。

  红的米、黄的花、绿的菜……随着承包田里的颜色越来越丰富,去年林家的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的农产品已经走向省外,销到上海、福建等地。林发忠鼓励女儿大胆创新,自己则在品种、客户、销售渠道上帮她严格把关,两个人配合得相当默契。

  从手工种粮到机械化操作,从单纯种粮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作业,林项霞心里也挺敬佩老爸。“他身上有多年积累的经验,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这两天,父女俩正打算再去黑龙江承包一块地。

  留,闯出天地

  在种粮大户当中,林项霞绝对是个“另类”。他们中的许多人,年纪都已五六十岁。

  林发忠也知道,现在懂农田农机技术的年轻人太少,农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太有限。“农村收入低,田地里的活又多又杂,平时娱乐又少,出去的年轻人不愿再回来。”

  记者从当地农业局了解到,在江山这个农业大县,像林项霞这样从城市“回归”到农村,从事农事管理的“种粮大户二代”已有5名,他们都在帮助父母打理合作社或公司。林项霞去年通过网上招聘,引进来3名大学生,也是江山本地人,从事营销、会计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如果加上户籍尚在农村的大量农民工和外出务工人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就相当有限。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很多农村,留守人员中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土地撂荒严重。越来越多的农民二代甚至三代已经完全对农业提不起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对农民这份职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农业的弱势以及过低收益,无法激起他们创业的激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林项霞会成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样本。

  有人说,回农村创业或工作的大学生注定是孤独的,每一个回乡的农村大学生都要遭遇世俗的目光、家人的反对和自我价值的怀疑。但在林项霞看来,虽然在农村的年轻人还不多,但总有几个人志同道合,孤独感鲜有存在,而且农村对知识、对人才的渴望,让身为大学生的他们备受重视和尊重。

热词:

  • 林项霞
  • 种田
  • 农机专业
  • 惠农政策
  • 胡不归
  • 女娃娃
  • 回乡创业
  • 大学生创业
  • 育秧技术
  • 引种试种
  •    

    搜索更多林项霞 种田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