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漫画谢瑶
清明小长假本市购物、餐饮等消费场所客流增加明显,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市商务委昨天发布监测数据显示,节日3天,30家重点商业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7亿元,同比增长12.5%。
祭扫鲜花热销
清明节期间,传统糕点、茶叶、踏青相关商品销售全面上升。北京稻香村推出“花韵四品”、青团和踏青果等3个系列清明产品,销售增长17.2%。
清明前后新茶集中上市,茶叶企业积极组织货源,推出多款新茶供市民选购。张一元举办“明前西湖龙井鲜,春来洞庭碧螺香”清明民俗风情节,新春绿茶买赠、现场炒茶及茶样展示等活动受青睐。张一元、吴裕泰两家茶叶企业节日3天销售增长37.4%。
鲜花祭奠逝者、寄托哀思成为北京市民文明扫墓的主流方式之一。莱太花卉市场节日期间实现销售增长36.5%。除白菊和黄菊为主的清明花卉外,马蹄莲、黄百合、碎菊以及鲜花花篮受到消费者欢迎。此外,物美价廉的松柏、吊兰、报春、瓜叶菊等扫墓盆花也成为消费者选购的热点。
踏青菜消费升温
清明小长假最受追捧的民俗食品要算是护国寺小吃的糖耳朵、馓子等老北京寒食。“头一天其实就准备了8000个糖耳朵”,护国寺小吃连锁店王经理告诉记者,没想到根本不够卖,公司赶紧安排员工加班生产,第二天生产了将近10000个,比平时翻了三番,到了傍晚就卖得差不多了。
除了护国寺小吃的糖耳朵,“踏青菜”在小长假中也是格外受宠。小长假中,烤肉季的清炒板蓝根、荷塘月色等踏青菜,每天100份的销量到了晚饭口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销量紧追镇店名菜烤羊肉。
针对小型家宴需求,全聚德、曲园酒楼等老字号还推出多款套餐,烤肉季的惬意船餐成为游玩什刹海的时尚选择。节日期间,餐饮企业还推出“半价菜”、消费赠礼等特惠活动,让市民尽享实惠。
本报记者胡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