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意见:社会功能系统性调试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7日 09: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都市晚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1年3月23日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至今已施行一年有余,新华社昨日全文公布。这一关系3000多万“事业人”命运的宏观部署再度引发各界关注。

  如果说去年正式开始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明确了一个改革的时间表,那么现在全文公布的分类推进方案就让我们看到一个清晰详细的路线图。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非常醒目,一个是事业单位的定义明确了分类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社会职责:“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一个是明确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目标: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服务体系”。应该说“公益性”成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核心和目标。

  不论是审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各个层面和具体步骤,还是看待事业单位改革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公益性”都是一个解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立足点。说白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是要将事业单位分三类,而是只有一类;最终就是要让市场的归市场,行政的归行政,让事业单位“剥离百家,独尊公益”。

  从这个立足点上看,事业单位改革意味着什么,就非常清晰。作为继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后的中国公共部门改革的第三个阶段,它绝不仅仅关乎3000多万“事业人”的命运,而是关乎整个社会的构建它关乎所有人。它不是一次为了解决事业单位出路的改革,而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改革。首先,我国70%以上的科研力量、95%以上的教育和医疗力量,相当比例的传媒、体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事业,各种社团群团组织都集中在事业单位。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改革将涉及最广泛的阶层和行业。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是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前提。而这其中任何一项改革,都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供给。更重要的是,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就是一个区别于传统体制的“社会”的发育和发展。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很多原来由各行业各单位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退出了社会领域,另一方面很多全新的社会生活内容产生了出来,所有这些方面,政府不该管,市场又管不了,而传统的社会事业单位服务体系不是相对滞后,就是完全空缺,在慈善事业发展表现出的问题上,这一点尤其突出。这就是《指导意见》所说的“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于是造成的结果是,不该由政府管的政府不得不先管起来,造成了社会资源发动和发育迟滞;不该由市场管的市场干预了进来,造成公益性不足,损害了群众利益;而某些社会力量的介入,又因为监管薄弱、制度不明、机制不清,造成鱼龙混杂,低水平发展。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解决所有这些问题。说到底,事业单位改革,是对改革发展了30多年的中国社会的一次系统性调试,是对改革开放造就的全新社会需求的一次完整回应,是为发动全社会力量构建和谐社会所做的最重要的准备。

热词:

  • 事业单位改革
  • 社会
  • 分类改革
  • 公益性
  • 改革发展
  • 社会公共事业
  • 改革和发展
  • 指导意见
  • 社会需求
  • 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