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过去几年来,生猪价格一直在经历着“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缓解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也一直是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控重点。最新的消息是,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将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既防过快上涨,也防过度下跌,最新的调控预案给出了一个让生猪价格驶离“过山车”轨道的路径。但是,政府调控,仅仅是合力的一部分,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如何进一步挖掘呢?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在生猪价格出现过度下跌苗头时,首先会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淘汰一部分落后的生猪生产能力,这是促进生猪生产尽快恢复稳定的前提。对此,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认同,并把目光投向了规模化养殖。
姚景源:我们现在一半以上还是农业散养,一家就是三头、五头、十头、八头甚至一头、两头猪,这样问题就大,一个是成本高,第二是抗疫病能力低,所以稳定整个生猪市场,从长远角度,还是要加大养殖的规模化。
近些年来,生猪价格的波动,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散户农民由于抗风险能力脆弱而退出生猪养殖,而伴随而来的是企业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兴起。从高盛在中国养猪,到网易进军养猪业,姚景源认为,这样的趋势值得鼓励。
姚景源:我觉得这不是坏事,生猪饲养市场应当开放,这样有更多的企业进来以后,大家会产生竞争,最终会形成一些大的养殖企业,这些企业再和流通环节紧密相连,再延伸到销售环节,整个生猪饲养的产业链就健全了。而这种健全使养猪的饲养业有所盈利,食品安全能够得到保证,既不伤害农民利益,养猪有钱可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一个较好的、较低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