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人民日报:苏北成投资热土 五市GDP破万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1日 09:2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原题:苏北加压 后发赶超

  苏北人憋足了一股劲,其迸发的力量让人吃惊。

  不沿边、不靠海的淮安,继东莞、深圳、昆山之后,悄然成为长江以北台资知名企业集聚最多的地方,连续4年被台湾电公会评为“大陆地区投资环境值得推荐城市”;

  以世界眼光规划自身发展的连云港,继去年7月迎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首航以来,今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在国内规模以上港口中排名第二;

  长期依托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工业支撑的苏北重镇徐州,“无中生有”打造出千亿级光伏产业链;抓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历史机遇的盐城,节能环保、风电及风电装备等新兴产业后发崛起;

  就连苏北发展基础最薄弱的“洼地”宿迁,如今也是投资商眼中的一方热土。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2011年,苏北五市GDP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8415元和9246元。苏北“龙头”徐州GDP增速达20.7%,总量排名迫近常州。

  今年4月,在江苏省苏北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罗志军称许苏北五市“实现了多年期盼的重大突破”,并寄望“在新的起点上迈出科学发展新步伐”。

  是什么使这片平静的土地,激发出非同寻常的激情、能量和后发赶超的创造力?

  南北携手 共建园区

  全方位、多层次、制度化对接帮扶,促使苏北迎头赶上

  地处黄淮、江淮平原过渡地带的苏北五市,约占江苏53%的面积、40%的人口。其发展长期滞后,令江苏历任决策者如芒在背。

  促使苏北迎头赶上,对于江苏而言,是共同富裕问题,也是统筹发展问题。多年来,从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到“一市一策”、南北结对“共建园区”,江苏从未停歇对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探索。

  200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打破常规,鼓励苏南开发区与苏北开发区共建工业园区。最富庶的苏州,以快捷方式向最贫穷的宿迁“植入”新型工业化基因,在全国没有先例。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把这种共建园区模式,形象地称之为“把水卖给真正口渴的人”;宿迁市副市长、苏宿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顾玉坤则表示,苏州工业园区将其成熟的开发运作政策与模式整体输出,新进员工一律先送到新加坡培训,享受苏州工业园区的“无差别待遇”,“让我们一步到位与国际接了轨”。

  迄今,苏南五市投入到共建园区开发建设公司的注册资本达23.4亿元,在苏北五市已建设“江宁—淮阴”、“无锡新区—新沂”等南北共建工业园区37个,引进项目1489个,总投资1238亿元。

  江苏借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双重作用,让苏北透过共建园区这扇“窗口”,学习到了苏南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打破了因循守旧的发展理念。

  南北挂钩协调发展,苏南远不止是向苏北输出资金、技术、项目,更输出了200多名优秀党政干部和管理人才。淮安市市长高雪坤来自台资企业扎堆的昆山,在他的感召下,800多家台资企业进驻淮安。

  “苏南干部带来了服务意识,也带来了创新思维。”江苏省委研究室原副主任范朝礼一直关心苏北振兴,他说,“江苏通过南北全方位、多层次、制度化的对接帮扶,不仅生动诠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真谛,更让苏北干部群众对自身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追求。”

  群众思变 干部求进

  看得见的是变化,看不见的是变化背后的实干精神

  自身条件先天不足,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这些不利因素曾长期困扰苏北发展,也曾让苏北个别地方因盲目发展而付出代价。

  是科学发展观,让苏北重新审视自身,正确看待苏南发展经验;是科学发展观,让苏北干部群众不再急功近利、盲目攀比,而是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振奋精神,埋头苦干。

  招商引资任务,月月通报,季季考核。东海县有一个让干部坐不住的流动“红黄旗”制度,睢宁有一项给干部紧弦上劲的“工作拉练法”,沭阳的单位“一把手”实行代理制,完不成年度招商任务的代理一年,以观后效。

  招来了商,软服务也是考核的硬指标。近年来,淮安先后开展的三次行政提速,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200多项精简到现在的279项,平均办事时限为4.2个工作日,少于法定时限平均数18个工作日,项目审批效率提高了近5倍。

  群众思变,干部求进,苏北各县区市不再怨天尤人、消极等靠,而是换脑子、找路子,比学赶超,争做“标兵”。睢宁学沭阳,东海赶邳州,泗洪追滨海……沛县与周边县区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编印一份《周边发展启示录》的小册子,发放到每一位领导干部手中。

  连云港面向大海,素有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雄心壮志。近年来市委决策层频频出访,为胃口渐长的港口“找食”。市委书记李强认为:“所有成功者都是学习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看得见的是变化,看不见的是变化背后的实干精神。日前,从苏北驻点调研归来的罗志军感慨:“要说变化,干部的这种精神状态的变化是苏北最大的变化;要说希望,这么一股子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是苏北振兴的最大希望。”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

  不断延伸的奋进目标,彰显苏北不甘人后的勇气与自信

  7年来,苏北五市承接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12282个,总投资8405亿元,省级支持苏北发展资金达4006亿元;累计上万亿元的大规模投资,不仅大幅提升了苏北五市的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亦令人重新认识了苏北。

  有了实力,也就有了自信,有了向着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的豪情。

  今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扶贫标准由人均年收入2500元大幅提高到4000元,并要求各地确保到2015年全部实现脱贫;同时到2015年,全省要以县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苏北干部群众深知这两项指标,都是冲着苏北五市来的,既是加码,更是加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而在江苏决策层心里,苏北正处于人均GDP由5000美元向7000美元攀升的阶段,正是工业化转型期、农业现代化提升期、城乡发展一体化加速期,其能否一鼓作气绘就全面小康蓝图,事关江苏“两个率先”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

  为加快苏北发展,江苏提出将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南北合作共建、民生幸福工程以及新一轮扶贫开发“六大行动”,并在扶持政策、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政策是关键。为此,在以往支持苏北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基础上,江苏又明确了八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之前出台的一些即将到期的扶持政策,将继续沿用至2015年,而一些省级专项资金将对苏北实行差别化管理、定比例安排。

  江苏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4年内,省财政总计将增加投入650多亿元。其中,为落实加快苏北全面小康的建设,预计新增投入104亿元。

  如今的苏北,正从劳动力、土地投入为主向资本、技术投入为主转变,从生产要素流出向生产要素集聚转变,从相对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转变,从经济发展洼地向创业创新热土转变。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表示,苏北发展动力、模式和路径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为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令人鼓舞。

  发展未有穷期,苏北还在路上。

热词:

  • 科学发展观
  • 苏北人
  • 投资环境
  • 洼地
  • 无差别待遇
  • 标兵
  • 窗口
  • 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