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个多月前,欧盟委员会的一则公告宣告了一个好消息:基于中国在W TO诉讼的一项胜利,欧盟将复审涉华52项反倾销案,而在当时还在为这个结果欢呼的中国企业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复审”却最终成为“镜花水月”。
当地时间3月2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一则公告称,为执行紧固件反倾销措施争端解决裁决,邀请铝箔等52项涉华反倾销措施企业提出复审申请。业内分析称这将给申请复审的企业一个获得重新裁定并修改其当前负担的高关税的机会。
但《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多家企业采访发现,面对欧盟苛刻的复审条件和漫长的时间,原本态度积极的国内企业大多放弃了提交申请“商务部曾经召开过多次会议鼓励企业积极提交复审申请,但是我们几家大企业私下开过几次会,大家都觉得如果向欧盟提出申请最终结果可能更糟,所以都决定放弃。”国内一家向欧盟出口产品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述人士坦言,一方面,不少企业由于关税制裁已经失去了欧盟市场,申请没有了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欧盟复审的程序繁琐,需要提交大量繁琐材料,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不仅如此,按照欧盟的法律,并未规定具体的审核期限,企业从时间上“耗不起”。更为重要的是,即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申请,可能会得不偿失。按照欧盟规定,企业一旦递交复审申请后就不能撤回,欧盟复审过程中调查期的选择、规则使用、方法选择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甚至很有可能会使复审后的税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