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近年来,3D的火爆正带来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现在卖产品不带3D,根本卖不出去。”一位国内数码相机厂商告诉记者。但3D的发展决非打上一个牌子这么简单,其背后是设计与创新的软实力的较量。
苹果取得的巨大成功再次验证了中国制造的尴尬。对于内地企业在苹果产业链中的所得,《福布斯》杂志网络版撰文称,中国未能从组装iPad和iPhone中获得太大好处,由于苹果产品的设计、开发等重要环节都主要在美国本土进行,中国劳动力仅从iPhone获益1.8%。国内企业能为苹果代工表明国内的制造技术与工艺并不差,但国内制造业却陷入了“有产业无产品”的尴尬。
著名导演卡梅隆在国内布道3D经验之时,国内设计行业也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上周末,在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与全国3D大赛组委会联合多家行业协会共同发起的“首届中国设计发展年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指出,目前中国设计亟待转型升级,要大力推进制造创意产业。他认为,创新设计是文化艺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用户服务创新、产业模式创新的集成创新;设计一味跟着西方走,永远走不出代工的误区。因此,国内要抓紧造就设计帅才,协同创新,模式创新,最重要是设计教育要变革,率先培养设计师与工程师 “双师型”的教师。而这些在全国3D大赛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已初步得到了体现。
“2012全国3D大赛暨3D博览会”日前正在全国火热展开,弘扬“中国创造”、推动“设计创新”。全国3D大赛秘书长、3D动力总裁鲁君尚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D集技术与艺术融合、体验与互动并重,大众化应用趋势不可逆转,3D设计必须走自我救赎之路。“中国并不缺乏技术,也不缺乏创意,但真正把技术与创意相结合并应用到产业中的却少之又少。所以只有通过3D推动设计创新,才能摆脱中国制造的代工形象。”鲁君尚说。
据记者了解,全国3D大赛自2008年发起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至第5届,越来越受到各地方、高校和企业的重视,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参赛高校连续每届超过600所、参赛企业超过1000家,初赛参赛人数连续突破100万人。而今年的3D大赛更是积极推动3D创新创业港落地,大力推动创新创业竞赛及3D大赛其他赛项优秀团队与获奖作品的产业化孵化。大赛在3D技术、人才与项目合作对接及产业链上下游带动的平台作用逐渐凸显。
商报记者 金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