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揭上市公司"负面新闻"黑幕:财经攻关还是勒索敛财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0日 07: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准备上市的公司成为一些财经公关公司、财经网站嘴里的“唐僧肉”,公司所谓“负面新闻”成为这些黑心“公关”勒索敛财的工具。

  上市必过财经“攻关”?

  何谓“财经公关”?简单而言,财经公关就是企业在上市前为了获得良好的形象、影响投资者的信心而做的各种宣传工作,其中很大的一块,便是扫除所谓“负面新闻”。

  上海市政协委员、律师游闽键告诉记者,很多公司在上市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公司必定要减少舆论监督带来的影响,这给了财经公关公司生存空间,“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一些财经网站的编辑人员抓住这些把柄后,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进行报道,而是通过一些不法手段来谋取利益,造成了上市公司花大价钱来消除所谓‘负面消息’。”

  花钱果真能买“太平”?

  上海一家上市尚不足一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董秘坦言,财经公关“是一个灰色地带”,他们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常规的公司路演宣传活动。另一方面便是众所周知的新闻公关服务,尤其是避免出现负面报道。这项工作分两套方案同时进行:一套方案是,这些和媒体有着诸多联系的财经公关公司会在客户启动上市程序之后,和一些主要的媒体进行预沟通,凭借自身和媒体良好的关系,先承诺公司上市成功之后会给出的一个价码;另一套方案则是针对一些突发情况尤其是会出现负面报道的情况,财经公关要负责及时“灭火”。

  一家大型财经公关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从财经公关介入企业IPO到其最终上市,服务费用一般在人民币30万元至40万元,内容包括对拟上市企业予以专业建议、梳理方案、做好内控以及准备和撰写各种推介材料等,其中包括路演服务。

  据悉,财经公关一般不承诺完全“扫清”负面新闻。如果客户公司遭遇的是类似双汇“瘦肉精”事件这样的舆论监督,财经公关是毫无作用的。

  “负面新闻”成“敛财之道”?

  事实上,相关部门对于涉及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有着明确要求。2011年2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报刊传播证券期货信息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涉及证券期货行业重要政策及其他可能影响市场稳定的重要信息,须事先向证券期货监管部门核实;涉及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的重要新闻信息应向所涉及对象事先核实。

  然而实际中,一些企业或考虑到自身的确存在问题、或即便自身没有任何问题也要“从全局考虑”,多会做出妥协,最终给一个差不多的价钱息事宁人,从而让一些不法人员得逞。

  一位在投行工作的人士说:“比如某门户网站财经频道的某位副主编,经常就以在财经频道头版转发一些公司的负面报道为要挟,要求这些公司在其网站发布广告甚至代理这些公司所有在网络媒体投放的广告,他个人抽取10%左右的‘提成’。”

  游闽键指出,这种行为其实已经带有敲诈勒索、索取商业贿赂的性质,情节严重的则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瑚表示,“全社会应当加强举报和查处这种不良行为,对于某些网站、媒体工作人员以转发新闻、播发报道为要挟索要钱财的行为,要明确法律予以严惩。”据新华社报道

热词:

  • 上市公司
  • 公关
  • 财经频道
  • 新闻学院
  • 负面报道
  • 敛财
  • 负面新闻
  • 唐僧肉
  • 灭火
  • 瘦肉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