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没有充足的财政投入,一批批让市民触手可及的民生福利就无从落地。深圳以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等民生领域为重点,一般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2011年超过80%。
每天傍晚,家住福田区景田北的姚芬都会准时来到莲花山顶广场,加入由逾百人组成的健美舞队列。用她的话说:在这么好的环境中跳舞健身,哪有比这更幸福的事?
全市共有824个公园供市民休闲、一年新增绿道809公里、保障房建成绿色建筑……随着一大批民生工程陆续建成使用,深圳以环境改善、社会建设、公共服务等为标志的民生幸福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环境质量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力度,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5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从2008年的75%提升到2011年的94%。森林覆盖率由2008年的39.2%提至2011年的4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08年的16.2平方米提至2011年的16.5平方米。绿道网总长度达到1144公里,密度居珠三角九市之首。
社会保障关系稳定大局,目前全市“低保”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8年的415元调整到2011年的510元,为全国大中城市最高。积极建立“第二条保障线”,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保障标准1.5倍的困难居民纳入救助范围,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如今,在深圳“住有所居”不再是梦想。近年来全市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已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全面启动“人才安居工程”,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仅2011年就开工建设7.6万套,相当于“十一五”开工总量,基本解决2007年底以前入户深圳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教育、医疗和公共文体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从全省范围看,深圳教育整体实力居前列,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70%以上学位,公办学校55%以上学位提供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市高中学校非深户学生占30%以上。三年新增各级各类学位22.77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部建成规范化学校,达到评估年限的公办高中全部建成省一级学校,全市6个行政区全部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验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同步推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实施“一大一小”卫生发展战略,深圳已基本完成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布局,实现了“一社区一社康中心”,建成社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作为深圳文化名片,“深圳读书月”、“创意十二月”、“市民大讲堂”等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同时,全市147家公共图书馆和160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实现区域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55家街道文化站二级以上馆站达标率为100%,市区8家图书馆“一级图书馆”达标率为100%,“十分钟文化圈”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