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经引起中央高度关注。国务院日前重申建立食品信用安全档案,要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情况,为诚信者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对失信行为予以惩戒。笔者认为, 上市公司在食品安全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构筑社会诚信、引导行业守法自律、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为行业、为社会树立标杆。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包括企业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由经济责任、持续发展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构成。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良好。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已达3.1万家,占全国工业产值比重9.1%,支柱地位不断强化。但值得注意的是,食品上市公司中有不少暴露出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他们在社会责任报告中都声称自己在上一年中,为公益事业投入巨资,带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等等,却很少提及自己为社会的食品安全方面做过哪些努力。
上市公司理应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但这绝不是唯一追求,相比一般企业而言,作为公众公司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对股东、对投资者负责,更是决定一个上市公司能否在十二五期间顺应经济转型大方向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作为各行业中优秀企业的代表,在技术创新、公司治理、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更应走在最前列。
从公司的长期发展来看,一旦出现了诚信危机,企业就与投资者、消费者产生了冲突,消费者最终会丢弃这个品牌,投资者也会“用脚投票”。因此,有长远眼光的企业绝不会贪图蝇头小利,降低要求,破坏行业环境或者随波逐流。而会不惜投入巨资,为企业、行业梳理良好形象,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环境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比如,美国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就是成功的代表。多年以来,全食超市不仅自己销售健康环保的食品,更是于2010年开始试点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超市为顾客提供健康咨询和饮食建议。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对消费者、供应链、环境等各方面负责任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为公司发展壮大创造了核心竞争力。
因此,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有竞争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最终也会凝聚在品牌价值上,成为企业的强大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