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别恐惧质疑,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2日 08: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曹林

  近日,广州市政府各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城管部门因“一年出国出境10地,花费114万元”受到舆论质疑。这又是一个经常上演的中国特色新闻故事:政府公开三公消费数据,民众发现问题进而质疑,于是引发一场新闻口水。与昔日的新闻故事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涉事部门和官员,并没有习惯性地以沉默回避或编出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去狡辩,而是以充分的信息公开和足够的沟通耐心,去回应公众的质疑。

  广州市城管局行政执法处工作人员窦勇以“城管小窦”的微博,晒出了自己此前在香港考察的报告,并详细地解释了考察的背景和行程。在“考察报告”再度引起质疑后,窦勇继续耐心地回答了网友的种种疑问,比如对“考察效果几何”的尖锐问题就作了较详细的回答。

  这种坦诚回应的态度和耐心解释的姿态,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公众对“一年出国出境10地,花费114万元”的疑问,但起码在沟通中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如果每一笔受到质疑的三公消费都能得到类似的解释,政府公开详细花费,当事人站出来就花费的必要性面向纳税人进行答辩,那样,三公消费受到的批评将会小得多。

  每当面对质疑时,有些政府部门习惯性采取的姿态是“不解释”,免得“越解释越麻烦”“越解释质疑越多”。如果三公消费真的有问题,确实不是通过“解释”可以消除质疑的,唯有承认和纠正错误,方能平息质疑。如果自恃见得了阳光,花费都是合法和正当的,严格按照经费预算,那就必须站出来解释,通过沟通将问题说清楚。

  有些官员说,不解释,主要因为三公消费是一个复杂和专业的问题,解释不清楚。另外,公众往往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三公消费,先入为主地将三公消费等同于公款吃喝玩乐,往往听不进去官方的解释,所以很多时候干脆不解释。这样的认知是危险的,自以为是的“不解释”,只会加剧公众对三公消费的固有看法,并将这种 “不解释”解读为心中有鬼、见不得阳光。

  笔者一直以为,没有问题是解释不了的。如果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确实没有问题,每一笔钱都没有乱花,确实没有借出国考察而公款旅游,没有走旅游线路,而是实实在在的考察,有什么不好解释的呢?虽然经费的支出比较专业和复杂,但也应该将这个“专业和复杂”的账单以公众看得懂的方式详细地公布出来,不能像预算报告那样,为了让代表看不懂,而故意弄得那么复杂和晦涩。

  笔者还坚持认为,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只有缺乏说服力的证据和缺乏说服耐心、透明诚意的官方。公众可能有被蒙蔽的时候,但不可能永远被蒙蔽,理智和理性终将占据主流;公众可能被情绪和偏见所主宰,但多数人还是会被确凿的事实和充分的证据所说服;公众可能对政府部门充满不信任,但当政府提供了毋庸置疑的证据后,虽然真相不如公众开始所想象的那样,但公众还是能接受的。就像广州城管部门一样,当事人耐心地站出来公布行程和报告,大大地化解了公众的质疑。

热词:

  • 三公
  • 不解释
  • 公众
  • 考察报告
  • 新闻故事
  • 心中有鬼
  • 广州市城管
  • 旅游线路
  • 笔受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