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诚信托30亿元矿产信托面临兑付风险”一事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而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却显得十分平静。这一方面是因距该信托计划到期清算还有一年半之久;另一方面,在信托业刚性兑付的行规之下,业界普遍认为中诚信托将兜底。如此说来,刚性兑付已成了信托投资者的隐形保护伞?
通俗来说,刚性兑付就是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哪项法律条文规定信托公司进行刚性兑付。这只是信托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原因在于,目前信托资产很难转让,如果不刚性兑付,很多投资者将不敢购买信托产品。这将对信托业造成沉重打击。用益信托分析师岳婷对记者表示:“目前大部分信托产品都不能像股票、基金一样能很容易地进行转让。信托资产流动性差、投资起点高,如果没有刚性兑付这一防线,投资者的利益将很难得到保障。”
北京某信托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信托牌照的稀缺性,目前各信托公司都非常注重维系自身的信誉,因此谁也不敢打破刚性兑付这一局面。此前业内出现了一些兑付困难的信托计划,有的由信托公司自有资金先行兑付;有的则由资产管理公司等第三方来接手。此次中诚信托一事就很可能找第三方来接盘。”
在刚性兑付的行规下,近年来行业内还未出现一例未实现兑付的信托产品。有的投资者甚至把信托产品看做是无风险的“高息存款”。刚性兑付也成了广大信托销售人员招揽生意的金字招牌。但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刚性兑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托公司的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在信托公司严格履行受托责任的前提下,进一步树立“买者自负”的投资理念,而不是对投资者进行过度保护。“信托业的刚性兑付如果长期持续下去肯定是没有前途的,但要终结还必须伴随着软硬件等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包括监管层、信托公司的人员配置及相关法律法规及市场环境等。”岳婷指出。
商报记者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