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 (记者韩雯)昨日记者走访本市首个托老所,在采访中了解到,刚刚运营一个多月的托老所面临着“供不应求”的状态。面对“托老所”社会需求不断加大,民政部门表示,全市正在抓紧“托老所”建设,到2015年,全市各区县2至3个街道和社区将会有托老所建设试点。
在和平区河北路卫平巷里,有一栋四层的小楼,这就是本市首家“托老所”——劲松托老所。二楼、三楼是老人居住的房间,房间内每张床的床沿两侧有可拆装的护栏,活动小餐桌能在老人用餐时临时架设在护栏上,老人的坐椅下放置了坐便器。在四楼,阅览室内除了书柜上种类繁多的书籍外,还有5台电脑供老人们上网娱乐;健身房内,摆满了供老人健身的器材。这一设施齐全的托老所,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据劲松托老所的主任戴开保介绍,托老所可以满足“日托”和“短期照料”这两种需求。目前有34位老人在托老所内接受短期照料。
对于托老所的承受能力,戴开保告诉记者,目前托老所里有3名医生和17名护士,随着服务量的加大,压力越来越明显,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养老护理员队伍,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牵头,建设更多的托老所,让更多的老人及家人享受到便利。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目前,本市正在抓紧托老所建设,由各区县政府负责,依托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整合资源进行建设。到2015年,全市各区县2至3个街道和社区将会有托老所建设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