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冷静应对新增产能集中释放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30日 17: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二季度,水泥行业形势不容乐观,市场需求略微增长,但增速回落较为明显。需求增长主要依靠西部地区拉动,华东沿海地区回落态势比预想的更为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

  需求增长缓慢、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沿海等工业化程度较高地区,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即便存在尚未完成的项目,水泥用量也在下降。

  第二,与前两年相比,建设项目的总体规模有所下降。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投资主要倾向基础设施,所以水泥用量大。按照水泥增长规律来看,工业化建设完成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转向高科技投资阶段,会导致水泥需求下降。例如高速铁路建设,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的需求约3吨多;而到了高科技投资阶段,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的需求可能只有0.3吨,差异明显。这也成为拉低水泥需求的主因。

  第三,自然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春节后倒春寒的气候现象一直持续,对水泥需求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需求不振造成市场容量增长缓慢,加之近年新建新型干法窑多在去年年底投产,导致新增产能在上半年释放过猛。新增产能投放市场后,为了抢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只能低价倾销,从而导致二季度水泥价格严重下滑。

  对于目前的水泥行业形势,可以判断,已经出现全国性、长期性的产能过剩。当务之急是要将过剩的形势控制住,否则对产业的损害将会很大。

  虽然目前水泥产能出现过剩,但过剩并不可怕。产能过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推手,没有过剩,产业就没有优胜劣汰。因此,建议企业冷静面对市场,积极应对,不要恐慌。目前,大企业间已形成了共识:要控制增量,优化产量,推动重组联合,提高效益。

  为了应对当前的不利形势,首先建议政府在审批项目时严格把关,遏制高水平的重复建设。其次,建议投资者要慎重投资,尽管在行业协同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水泥行业去年利润可观,为避免加重产能过剩,希望特别是行业外的投资者不要盲目投资。第三,建议行业协同能够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行。行业协同是成熟产业的重要标志,希望企业能就反对低价倾销、反对无序竞争形成共识。第四,业内普遍反映,目前像南方水泥、西南水泥这样的重组联合时机已经过去,资源已尽。因此重组联合的下一步是呼吁大企业间进行资产连接,按区域做一些重组,资产置换,互相参股,使股权多元化。目前华北、东北地区已经有一些大企业形成共识,认为这将是下一步企业的发展方向。

  下半年水泥行业的发展形势,预计将好于上半年。一是因为按市场规律,下半年的市场容量将有所上升;二是由于目前产能释放的价格战已经打响,新增产能已经投放市场,到了下半年将会形成新的平衡。

热词:

  • 产能过剩
  • 水泥行业
  • 固定资产投资
  • 增速回落
  • 重组
  • 水泥价格
  • 资产置换
  • 建议投资者
  • 新型干法窑
  • 审批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