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晴川
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行孝,是子女的天然本分。除了要给老人必要的物质赡养,更要给予老人们精神上的赡养。但是,如今农村的很多年轻人进城打工,对事业的追求,让很多人离家千万里,客观上决定了常回家看看的不现实。但这并不是不回家的理由。毕竟,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给老人心灵的慰藉,才是对老人最大的安慰。其实,思念与寂寞,这是老人的困境,而有孝难尽,又何尝不是年轻人最大的痛苦呢。
公益活动代人尽孝,当然有一定作用,但毕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话再温暖,饭菜再香,也没有自己子女在身边来得实在,永远无法代替子女的“孝”。所以,从根本上说,父母与子女常见面是解决彼此思念之苦的最好药方。笔者以为,在这方面,社会各方完全可以多做一些探索,给子女看望老人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另外,如今的网络如此发达,这是多么好的联络工具!我们的社区或农村村组,是否可以开通公益性质的网络业务,以视频聊天形式,随时让老人和子女进行“面对面”交流,以此缓解空巢老人“空心之苦”?而地方政府也可以有所作为。比如,成立关爱老人志愿者服务组织、邻居互助团,建立老人活动场所,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等,甚至还可以成立企业性质的专门机构,让情感服务常态化,以填补老人情感的空洞。毕竟,赡养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不仅仅是子女的事,更是社会的责任。而在当下,某种程度上,缓解空巢老人的“情感饥渴”,给空巢老人“精神尽孝”,让他们有一个愉快的心境,有一个有滋味的生活,可能比物质的满足、身体的健康与否恐怕来得更重要更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