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153

往期查看

他们为什么选择回国创业

在“千人计划”的带动下,各地各部门纷纷制订实施各具特色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或者项目,兴起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的新热潮。

  从2008年开始实施。截至2012年7月25日的统计数字显示:“千人计划”已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2263名,回国创办企业人才445人,创办了高新技术企业400多家。“千人计划”人才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汇聚形成引领自主创新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浦东为例,微电子产业集群已从承接生产代工的基地成为研发设计和先进装备的基地。[详细]

最新报道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闭幕 签署合作协议逾1600项

    为期两天的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今天在深圳圆满闭幕。大会期间,国家外国专家局新认定的与我国开展人才交流合作的海外专家组织和境外培训外机构5家,截至目前共认定402家。国家外专局在引进外国专家和派出培训等国际人才智力交流领域,共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1320余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在大会期间共签署合作或意向协议1600多项。[详细]

记者观察

“千人计划”的样本效应

  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北京中关村为例,截至2012年底,中关村人才特区已经有604人入选“千人计划”,占北京地区入选总人数的78%,占全国入选总人数的21%,初步形成“高端引领、带动全局”的人才发展格局,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已初具规模。

  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论说,“全世界的城市都在试图复制硅谷。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座城市成为了硅谷真正的竞争对手,这就是北京。”

  中关村只是一个典型。在全国范围内,高新工业园区均已成为吸纳科技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千人计划”实施以来,上海浦东新区吸引集聚和重点支持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高新学科的战略人才,共有六批60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这些高端人才在“千人计划”人才战略的支持、激励下,成为浦东新一轮开发建设中引领创新创造、推进转型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13年6月,苏州高新工业园区已经引进“千人计划”专家29名,在这一人才效应的带动下,集聚科技领军人才309人次。领军人才企业年纳税额超过2亿元,连续两年占苏州大市全部领军人才企业纳税总额的45%以上。天津开发区目前也已引进78名海外国家级或市级“千人计划”专家。

归国留学生西部创业

  2010年6月,已经拥有20多项美国专利成果的美国惠氏公司高级总监朱天民接受浙江海正药业的邀请回国,负责公司研发管理工作。朱天民很快组建了一个研发团队。2012年,海正药业首次申报了3个1类新药,新药HS-25快速进入美国和中国一期临床试验,今年将进入美、中二期临床试验。

  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益回国前是美国一家GPS公司射频部经理,为了填补国内空白,他回国创业。2006年11月1日,周文益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GPS芯片组,芯片被鉴定为达到国际标准,终结了中国导航产业无芯时代。目前,华迅公司各类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在我国卫星导航芯片领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010年至2012年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芯片产值超过一亿元,预计2013年至2015年,可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

  “千人计划”人才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汇聚形成引领自主创新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浦东为例,微电子产业集群已从承接生产代工的基地成为研发设计和先进装备的基地。

从“千人计划”到“万人计划”

  在“千人计划”的带动下,各地各部门纷纷制订实施各具特色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或者项目,兴起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的新热潮。

  2012年8月,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推出了与“千人计划”相对应“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开发体系。

  在国家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大背景下,各地也纷纷推出新政:北京、广东、重庆将创新型企业写入地方法规;江苏推动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浙江对企业组织的创新战略联盟给予运行和研发专项资金支持;安徽实施创新型企业所得税返还政策,山东青岛设立10亿元创新工程专项资金。在“万人计划”全面实施之际,如何更加充分调动海外高精尖人才回国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值得人们关注。

背景:关于“千人计划”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凝聚共识,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千人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截止2012年7月底,“千人计划”已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2263名。]

观点

国际著名华人数学家 丘成桐

  当今有些高校,以非常手段聘请学者。这些学者,早年或许稍有名气,但往往学业每况愈下,而又处处兼职、求田问舍,无论对研究对教育都是一个负累。反过来,年轻有为、尚未成名的学者往往不受重视,与这些引进的学者薪酬相差10倍以上,使人灰心。假使国内名校和科研机构把用于兼职院士和海外学者的薪酬用在年轻有为的中国学者身上,并鼓励国内年轻学者和学生成长,在2020年前成为科技人才强国是大有希望的。

“千人计划”入选专家 陈十一

  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工程教育到底哪里出错了。为什么他们的工程到现在为止还主要是制造,而缺少创造。我当时有一个想法,在中国创造工程的领域,应该从北京大学这样具有综合性大学开始,因为这样的大学更具备创新所需的主要条件,什么条件?技术性、综合性、交叉性、国际性。所以回来可以改变中国的工程教育,能为国家的创新型社会做努力,能够把“中国制造”改成“中国创造”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是我的一个梦,这也是我为什么回来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 罗俊

  大学必须坚持学术自由的精神。在实验中心,学术思想的讨论从来都非常开放。为了一个学术问题,这个已经57岁的小老头儿,经常和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所留学生不能只做原方向,我要帮助他们去开辟新的方向。想做成大事,必须要有战略考虑,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团队。

媒体聚焦

落实“千人计划”还要激活“休眠人才”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推进“千人计划”不是权宜之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久之策,需要久久为功。做好“千人计划”与激活“休眠人才”,两者互为带动互助发展定能有效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求是理论网

要持之以恒推进“千人计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成效显著。要持之以恒推进“千人计划”,坚持服务大局,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提高引才用才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以用为本,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为人才搭建项目平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坚持拴心留人,帮助人才了解国内情况、承担重要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疏通成果转化渠道、解决后顾之忧。坚持协同协作,充分调动各方面推动人才发展的积极性,统筹国家层面与地方部门、不同区域人才引进,统筹海外人才引进和国内人才队伍建设。

—新华每日电讯

把科技创新摆在城市发展的核心位置

  当前,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将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和世界产业体系的重新洗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将科技创新作为决定未来全球分工角色的核心因素,展开了一场抢占技术链和产业链制高点的争夺战。我们必须站在参与全球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推进科技创新,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名城。

—人民日报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