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145

往期查看

乳业重组大棋:牧场问题仍是死穴

工信部已制定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方案,目前已上报国务院待批。

    媒体称一份工信部编制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中规划:第一阶段为摸底调查;第二阶段培育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前10家国内品牌集中度达到65%;到2018年底第三阶段工作完成,形成3-5家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最终配方奶粉企业整合到50家左右。[详细]

最新报道最新报道

专家解析国内奶粉系列改革措施:坚决执行现有标准

专家解析国内奶粉系列改革措施:坚决执行现有标准

    近日,三部委联合提出了奶源振兴计划,卫计委提出,奶粉相关标准必须跟国际接轨;农业部提出,每年投入3亿让奶牛在源头吃好草、产好奶;工信部提出,要推动奶粉企业的兼并重组等。然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真的能让国内奶粉市场重获生机吗?如何保证这些制度落到实处?[详细]

记者观察记者观察

谁来养牛?

    今年以来,乳粉行业的政策调整密度可谓空前的高,专家表示,整合兼并的目的在于谋求安全的奶源。但对于业界最关心的牧场营建问题,直到现在,也没能形成共识。

    乳粉质量的关键是奶源的好坏已是业内共识,因此对于入选兼并重组的企业,工信部限定了兼并重组主体的资格:采用湿法工艺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企业,所用原料85%为稳定可控奶源基地所产生鲜乳。

    对于这一规定,国内多家使用进口奶源的配方奶粉生产企业被排除在外,对此圣元国际集团董事长张亮就持有疑问,在中国生产婴儿奶粉应该用进口奶粉使用干法工艺生产,中国一年70万吨配方奶粉,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原料奶粉直接生产,不过20多万吨,“乳粉企业的专业是乳品加工,养牛之于乳粉企业是副业。资源、经济、信心,进口大势所趋,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专业分工的好处是专业牧场养牛非常严谨——在大量的前期投入下,牛或牛奶出现任何问题都会亏本,牧场不敢让牛场出一点问题。“现在甚至有的国家乳业专业化到牧草都有专业的企业在做,并且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管。这样下来检测上即使稍有疏忽,也绝不会出现大的安全问题。把重点放在检测产品的同时而忽视前端工作,检测再严也可能出问题。”乳业分析师宋亮如是分析。

怎么监管?

    不管是专业分工还是企业自建的奶源,关键的还是对牧场的管理。“应对质量安全保障新要求”是本次工信部设计方案的初衷之一。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教授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是“少数人管大多数”,因此监管成本居高不下,而国外很多乳业发达的国家却不是这样。

    苏勇教授介绍,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合作社为主导的产业链一体化组织模式,是世界乳制品行业较为主流的模式。在荷兰,奶农以自发自愿的形式组织合作社,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选举合作社领导层。合作社投资、拥有乳品公司,一体化控制乳制品的加工、销售环节。乳品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由奶农代表组成的薪酬委员会任免。在这个经济组织中,奶农既是基层生产劳动的参与者,又是整个产业的所有者。

    “如果奶农因为产品不合格,就会被清出合作社。”苏勇教授表示,此模式下产品不合格率极低,通常保持在千分之一以下,“多数人管少数人的模式,有效降低了质量风险和监管成本。”

资金支持什么?

    在这场影响全局的重组方案中,巨额扶持资金的流向也引起了所有企业的关注。

    据报道,工信部在方案中推出税收优惠、财政扶持、金融综合授信、发行股票和债券和被兼并企业土地开发收益5项政策措施和保障。此前消息称,国家有关方面将会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贷款等方面给予300亿元的资金支持。由于方案尚在报批待定中,很多细节并未明确。王丁棉表示,首批300亿的资金是投入到奶源建设上,还是乳粉加工上,这需要各方仔细商榷。

    苏勇教授指出,我国在奶源建设上与国外合作社形式相比,牛奶生产方式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三五头奶牛的散户奶农,要么是大型乳制品集团巨资兴建的超大规模工厂化奶牛养殖场。过小和过大的规模,都会造成规模不经济,导致我国乳品行业丧失竞争优势。”

结语

    近期,除了工信部编制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再上报国务院外,从10月26日开始,11个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率先在北京的药店开售,这是自今年6月20日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后,“试行药店专柜销售”政策的首次亮相,同时,这也被视为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障奶粉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无论是乳粉业兼并重组还是奶粉进入药店销售,都是为了提升奶粉的质量安全。而奶粉的质量保证涉及奶源质量、生产控制、销售渠道等三个环节,相比于销售环节,从奶源和生产环节提高奶粉质量才是更重要、更需要关注的。正因如此,我国奶粉安全的监管重心,还是应该放在源头,不能让任何劣质奶粉以合法身份流入市场,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新指数报告

    2013年三季度,中经乳制品产业①景气指数为97.8(2005年增长水平=100),较上季度上升0.1点。

    在构成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的5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②)中,乳制品行业利润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有所加快;从业人数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持平;主营业务收入和税金总额同比增速则有所放缓。

    经初步季节调整,三季度乳制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2.0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较上季度加快8.8个百分点。经测算,三季度乳制品行业销售利润率为5.6%,虽比上季度有所降低,但高于上年同期5.4%的水平,亦高于本季度全部工业5.5%的平均水平。

    经初步季节调整,三季度乳制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4.9%,增速较上季度加快6.0个百分点,结束了前期连续5个季度增速放缓的走势。本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表明企业家信心逐渐增强,对行业未来发展预期转好,投资有望趋于平稳上行。

媒眼

乳粉业兼并重组能否产出放心奶

    乳粉企业同样也面临奶源问题。业内人士称,婴幼儿乳粉与其他乳粉加工过程并无异处,只是配方不同,对原料粉的质量要求高一些,因此提高乳粉质量的关键是奶源。而工信部的兼并重组方案主要针对加工环节的企业,并没有涉及乳粉产业链的源头。因此,单方面对加工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并不能确保乳粉质量万无一失。

—中国青年报

渠道费用暴涨 奶粉行业洗牌拉开大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国产奶粉企业有一百多家,进口品牌则多达四五百个,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欧美等国,奶粉品牌大多仅三四个,即使幅员辽阔的美国,在市面上能见到的奶粉品牌也不超过10个。“在奶粉新政下,将会淘汰两类企业,一类是规模较小的,特别是民资企业;另一类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如进口奶粉中贴牌、代工或是分装的‘假洋奶粉’。”

—南方都市报

奶粉监管:三层面督察可提前预警

    食品的质量安全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但是,监管的作用不可或缺。特别是对于奶业来说,三聚氰胺之后如何恢复产业信心,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从数量向质量型发展扩张,国家各级各类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都纷纷出台措施,强化监管,建立提前预警机制,防范重大问题发生。

—科技日报

乳品兼并重组是大趋势

    乳品兼并重组是一个大的趋势,毕竟大的企业生产出的品产质量相对高,方案已经上报待批则说明乳业江湖不再平静。政策着力点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集团,提高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这将发挥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重点领域集中,提高行业集中度。

—中国经济时报

 往期回顾

留言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