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G20多伦多峰会 > 分析评论 >

王勇:G20峰会机制应该重实效解难题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5日 11: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王勇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本周末,G20领导人峰会将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由于本次峰会是在当前国际经济虽总体企稳向好,但复苏进程尚不均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召开的,所以,这次峰会,担负着促进全球经济平稳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历史使命,可讨论的议题会很多。但是,笔者认为,G20领导人峰会机制应重在实效。

  各方诉求不一

  由于G20国家代表了全球GDP总量的85%,因此G20峰会目前已取代G8峰会成为全球经济金融政策新的协调平台。鉴于全球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性很大,而且遭受金融危机的程度也不同,所以各方诉求不一。比如,东道主加拿大就提出,鼓励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应是各国领导关注的首要目标,并提出需要各国达成一致的一系列政策。而中国则希望通过峰会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首尔峰会之前完成份额改革目标,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同时改进国际金融体系,深化国际监管体制改革。欧盟提出G20经济应实现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灵巧性增长”,以提高资源效应、提倡绿色、强化竞争力为内容的“可持续增长”,以扩大就业、促进社会融合的“包容性增长”,以建立一套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征税系统、力推全球银行税和金融交易税为支撑的“金融协力性增长”。美国则强调推进金融改革对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必须继续保持金融体系的改革势头,尤其要着手解决欧洲银行在财务透明度及资本充足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印度基于目前出口恢复依然脆弱,极力谋求有利于出口的国际环境。而日本却对G20领导人峰会上就如何克服通货紧缩和健全财政的措施感兴趣。

  G20峰会贵在务实

  自从2008年11月首次峰会召开至今,连续四次峰会核心话题基本一致。比如共同解决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确保全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增长;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是,每次开会若都是这些议题的话,就不能不使人怀疑峰会的效率了。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间召开的各种国际协调会议明显增多,就连一向以傲慢自居的美国,也能够积极参加每一次会议,并能积极认真听取有关各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个好现象。但要重要的是通过每一次会议能够扎扎实实解决一些各国都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且,每一次峰会承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在下一次峰会上有所回顾总结和落实。比如2009年9月匹兹堡峰会同意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份额向发展中国家转移5%和3%,以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在金融监管方面,对金融高管薪酬进行改革、把金融衍生产品纳入管理、实行跨国金融监管等。若是能做到这一点,G20的权威就会大大提高。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确实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G20峰会,除了协调各方走出危机,更是一个反映利益博弈的大舞台。距会议召开还有一周时间,相关各方就已经开始“隔空喊话”,纷纷借助媒体和舆论表达自己的诉求。也正因为难,才能真正体现G20峰会务实的难能可贵之处。

  着力解决核心问题

  首先,要树立G20峰会机制的权威性。G20峰会是非正式的,但是,又不能过于非正式。要确保该机制的实效性,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要尽可能地代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愿望,要达成实际上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协议,且要有机构督促执行。

  其次,全面落实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各国应采取有利于保持价格稳定和推动复苏的货币政策,推动结构改革,促进发展尤其是支持最贫困国家发展,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并反对保护主义。同时,加强G20各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

  再次,积极加强财政整顿。各国应根据国情实施有效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面临严重财政困难的国家需要加快财政整顿步伐,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同时,应根据各自能力,努力扩大国内增长源,以降低赤字率。

  另外,加强金融监管。努力强化对各国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的管理,降低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加强对对冲基金、信用评级机构、金融高管薪酬和场外衍生品的监管,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标准等。

  还有,加快进行国际金融制度改革。本月初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11月份G20首尔峰会前完成份额改革,同时,还同意进一步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从国别、区域和多边层面应对资本流动冲击并防范危机传播。希望这些实质性的会议成果,能够一步步落实在国际金融制度改革中。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