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2300底部来临? >

温家宝:宏观经济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6日 11:3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0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四省(区、市)经济形势座谈会。

  温家宝强调,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经济走势,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要认真做好今年后几个月的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更加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新情况、新变化。25日上午,温家宝专门与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四省(区、市)负责人一起分析研究了经济形势。

  温家宝在座谈中说,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完善财税政策,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财政支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把钱花在刀刃上。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切实做到有保有压,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继续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投资。

  温家宝强调,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搞好物价调控,稳定通胀预期,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重点抓好农副产品生产特别是食品供应,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价格监管。要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和基本平衡。

  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

  24日下午,温家宝一到天津就前往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考察。

  随后,温家宝来到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并与部分新兴产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个多小时里,温家宝先后听取了6位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他说,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我们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这有利于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这不仅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而且是使我国具有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宏观政策新提法:预调微调

  对于宏观政策的方向,政府给出了新信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24日~25日在天津调研时强调,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他强调,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要完善财税政策,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切实做到有保有压,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

  对此,多位市场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并非宏观调控整体放松的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依然是当前宏观政策的考量重点。

  “微调”解读

  中国经济在今年前三个季度缓步走上了一条有别于以往超高速发展的轨道。

  其中,第三季度9.1%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触及了近两年来的阶段性低点。

  一些机构纷纷预测四季度GDP增速可能放缓到“8”字头。

  如何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之余,确保增长动力顺利切换,考验后期的宏观政策。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新提法表明政府的政策还将继续走“平衡木”。

  谈及对温总理“预调微调”表态的理解,光大银行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盛宏清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应在整体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的基础上解释,当前稳健货币政策总体大方向依然没有改变。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则认为,货币政策虽然不宜大幅反转,但微调的条件已经具备。

  对于信贷政策有保有压,温家宝强调,要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

  盛宏清认为,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于重大基础设施在建、续建项目的支持,二是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视。

  本报近期调查显示,铁路融资杯水车薪已经导致一些高铁项目的停工或缓建。

  事实上,一些宏观政策的优化调整已经适时展开。

  本月中旬,援助小微企业的“国九条”出炉,其中包括定向放宽银行指标等一系列政策亮点。

  本报记者此前也了解到,铁道部企业债再获力挺,定位为政府支持债券。

  鲁政委认为,上述政策亮点均属于“微调”的范畴。

  稳物价仍是首要目标

  温家宝同时强调,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搞好物价调控,稳定通胀预期,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

  鲁政委认为,这表明马上就出现全面的政策放松仍不可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物价总水平涨幅开始回落,9月份CPI同比上涨6.1%,市场普遍认为,年内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经得到确认。

  盛宏清认为,虽然最近几个月中CPI同比价格出现回落,但不应过早得出通胀已经进入下行通道的趋势性判断,“如果欧美经济出现上行趋势,中国投资增速反弹的话,PMI指数将很快走高,CPI也将触底反弹。”

  经过2008年4万亿投资应对金融危机的宏大政策手笔后,中国经济正进入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实施的中后期。

  但中国的宏观经济刺激政策走向阶段性完结,又赶上了欧美债务危机步入恶化。

  实体经济走向如何得到政府高层的关注。

  温家宝说,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这不仅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而且是使我国具有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结构性减税路径

  从温家宝的表态来看,个税减负并不是唯一的政策礼包。

  他强调,不仅要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而且财政支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把钱花在刀刃上。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财政收入的情况来看,目前中国有条件来推进结构性减税的改革。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已经达81663.34亿元,增长29.5%。

  施正文认为,目前迫切需要推进的结构性减税包括,对符合要求的高科技企业和资源集约型企业等新兴产业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降低高科技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的门槛,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享受到15%的税率。同时还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当前结构性减税面临的最大难点就是增值税“扩围”,具体是指将目前一些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比如现代服务业、不动产等)改为征收增值税,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从而降低这些行业的税负水平。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已经纳入了“十二五”规划。

  施正文表示,这是一项对企业减负有着重要意义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但由于涉及中央和地方利益分配格局的再调整,且确实存在一些技术难题。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钢曾撰文表示,分步实施的增值税扩围改革必然导致增值税范围的逐步扩大和营业税范围的逐步缩小,关系到分税制何去何从的命运。

  2010年,国内增值税收入为21092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8.8%,而中国的第二大税种为企业所得税,2010年该税收入为12843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7.5%。

  这表明,中国的前两大税种都是共享税,所占份额已达46.3%,若营业税也改为增值税,共享税的份额将超过60%。

  目前由于分税制以及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等等因素的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对于自己的财政状况时常叫苦不迭。这也是针对进一步扩大共享税比重的决策需要考虑的现实因素。(第一财经日报)

  汇丰于10月24日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预览”10月初值数据显示,10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1.1,高于上月终值49.9,为四个月来首次站上荣枯分水岭线50上方。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先行指标,这一数据说明,四季度经济增速或许会好于三季度。

  刚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为9.4%,其中第三季度回落至9.1%,尽管仍维持在9%以上,但回落速度超出了业界预期。其他经济指标在进入三季度后,也出现了一系列微妙变化,如物价虽仍居高不下,但正缓慢回落;全国房价虽还在上涨,但从70大中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来看,已逼近停涨;股市则是一跌再跌,虽有反弹,但仍处低位;外汇占款还在不断上升,等等。这些变化促使市场各方对未来经济走向的预判产生了一些分歧,其中有观点认为,紧缩政策应该松一松了,尤其是针对温州等地出现的民间借贷风潮、中小企业融资难及企业主的跑路现象等,要求货币政策应当适时调整的呼声再起。

  宏观调控有所谓“相机抉择”一说,即要求政策制定者根据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效果来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并在几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从当前经济形势变化来看,尚未到需要进行相机抉择乃至改变宏观调控基调的时候。这是因为,中国的宏观调控一般是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目标之间进行取舍,尽管当前经济增速下降可能引发就业困难,但本轮宏观调控的两个最主要目标——稳定物价和房价的任务尚未实现,至多只能说成效才开始显现。在此背景下,如果因某些外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当前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那么前期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将可能化为乌有,进而引起被压抑的物价和房价的报复性反弹。更严峻的是,这将可能有损于国家承诺致力于积极控制物价和房价的公信力。

  上述分析有助于理解温总理日前在考察广西南宁时对宏观调控所作的最新表态——在宏观调控中,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调控物价措施要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市场,并巩固楼市调控成果。

  确实,鉴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抑制通胀更是当前紧缩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尽管央行自去年下半年来多次强调要控制引起通胀的货币条件,并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但物价涨幅屡破近年新高,尤其是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迄今涨幅更是高达一半以上,严重影响到了多数民众的生活水平。同样,在目前诱发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诸种因素中,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占到了相当比重,这也恰恰说明目前的紧缩政策仍有继续维持的必要,而不是要立即放松,否则这些价格还会上升得更快,通胀可能会比现在更严重。

  另就目前房地产市场而言,放松紧缩政策无疑会使前期对楼市的调控“功亏一篑”。有一种看法认为,温州等地之所以会出现企业主跑路现象,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将资金用于其他方面而不是用来发展实业,如果老老实实做实业,一般不会出现借高利贷的情况。因此,如果放松银根去救温州企业,并非明智之举。考虑到多数地方政府对国家楼市调控都藏有一手,如最近佛山的放限令就是一例,试想一旦放松货币政策,那么银行资金很有可能还会被地方政府曲线引入楼市。

  从楼市惨淡的成交量及各种统计数据看,房价的最后下跌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阶段。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最近一番“银行可抵御房价下跌40%”的表态,也给了国家继续采取对楼市从紧政策的底气。最近,有国内多家银行已上调了个人房贷的首付利率,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继续加码,对资金链面临断裂的多数房地产企业来说,房价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调应该是可以预期的。

  简言之,只要控制物价和房价两大调控目标没有出现明显成效,除非整体经济形势突然急剧恶化,否则就不宜轻易改变当前宏观调控基调。至于中小企业等出现的困难,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特定的信贷政策等手段予以解决。相反,依笔者之见,当前中国的宏观调控还应当继续维持一段时期。(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