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小儿退烧药“尼美舒利”存在巨大不良反应风险,有上千例不良反应并引起小儿致死的消息引起家长广泛关注,昨日国家药监局表示正在对该药的风险进行论证。药监局有专家表示该药的不良反应并非来自药物本身,而是使用不当。
关于“尼美舒利”药品安全问题央视已于去年11月报道。一则过去近3个月的新闻,突然被广大媒体关注,重新解读,并将矛头直指“瑞芝清”,称其为“夺命退烧药”,一时之间成为舆论焦点。而该药品的生产商康芝药业认为,此次一则“冷新闻”的热炒,是跨国企业强生幕后策划。
和这家企业不一样,笔者感兴趣的不是这则“冷新闻”的热炒。笔者感到吊诡的是,为什么国家药监局现在才表示正在对该药的风险进行论证,那央视报道之初,该局又在干什么。如果该局在发轫之始就立刻行动,又何来今日的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人吃的是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对药品的需求也就不言而喻。而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本身就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因此,对这种产品的监管本来就应该更加严格。事关人命,有关部门是否应该更加尽心些,尽量能够发于幽微,而不必非要等到出现了非常情况,才来一声“正在论证”。
而药品市场的乱象不只于此。“尼美舒利”由于药性强烈,价格便宜,成为国产儿童退热药主力,但却有一些安全隐患。国家药品评价中心组织过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专家会议,专家建议不作为呼吸道感染的一线退热药物,2岁以下最好不用。本该慎重使用的药品,报道称在药店可以随手购买无需凭处方。
看来,药店和作为药店的工作人员,其对药品的安全认识还不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销售药品不能只是为了赢利,还要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任。同样对于药店这样的违规行为,有关部门的监管也应该重视起来。
就算是合格药品的治疗作用,也是在其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如果药品市场监管不力,违规销售行为丛生,那么许多药品就会变成毒药,严重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起来,不要让药品市场的乱象,变成了消费者的夺命祸根。
责编:许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