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图文频道 >

深南电对决中海油 爆发垄断进口气源之争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9日 09: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深南电(000037.SZ)中报显示,在获得广东省政府补贴1.39亿元后,深南电今年上半年亏损额仍高达4.42亿元。

    “目前每度电的液化天然气(LNG)成本已接近0.8元/立方米,可是上网电价仅0.745元/千瓦时,怎能不亏?”近日,有深南电人士对本报表示。

    然而,本报了解到,气价偏高仅是亏损的表面原因,背后是中海油对气源的垄断,使得深南电等广东燃气电厂无法通过其它渠道获得价格更低的燃料。

    目前,中海油是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简称大鹏公司)的控股股东。后者是当地唯一一家拥有进口资质、并已投入运营的进口LNG贸易商,控制着接收站、气化装置等进口LNG项目的关键装置,因此深南电自2006年起就一直依靠大鹏公司供给进口LNG。

    近期,作为大鹏公司的股东,以深圳燃气为代表的广东当地企业多次想借大鹏公司渠道采购低价货源,以缓解地方燃气电厂成本压力,但均遭大股东中海油否决。

    8月27日海关数据显示,7月进口LNG现货到岸价最高的仅10.6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而深南电透露,同期中海油给予的价格却达1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

    探究深南电巨亏

    深南电总装机容量达150万千瓦时,旗下电力机组分布在中山、东莞和深圳三地。2009年以前这些机组主要使用的燃料是燃料油,然而由于环保的要求,深南电开始逐步改用天然气,“2009年两种燃料各半,今年上半年全改用了天然气”。

    自2009年10月起大鹏公司的天然气即一路上涨,最近的售价已达4元/立方米左右,“5度电大约需要一立方米天然气,可上网电价才0.745元/度,即便刨除其他成本,仅燃料这块就是发得越多亏得越多”,上述深南电人士说。

    大鹏公司是广东大鹏LNG项目的运营主体,由中海油主导整个公司的运营。其中中海油持股33%、BP持股30%、广东地方企业共同持股30%左右。

    据上述深南电人士透露,2009年该公司从大鹏公司购入25万吨LNG,前三季度盈利接近1.5亿元,然而正是因为四季度大鹏公司大幅调高LNG售价,导致公司巨亏近8000万元,最终公司年报盈利仅剩7000万元。

    “今年公司LNG采购量肯定会大大高于去年,因此亏损额势必高于去年。”他说。

    在深能源一高层看来,价格高是因为中海油为解决自己的困难有意为之,在远东LNG市场上有远低于中海油报价的资源。

    “目前远东市场现货价格在1.8-2.2元/立方米,只要愿意买,肯定能找到卖家”,他说,“作为用户,电厂等当然不愿意被动接受中海油的‘高价货’,从去年10月它们开始试图自己组织货源,但几次努力均被中海油挫败。”

    据他介绍,在国内LNG进口需要满足几方面条件:首先采购商必须拥有LNG进口资质,而目前拥有这种资质的只有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其次采购商还需在沿海拥有LNG接收站、气化设备等设施,否则这些进口资源无法在大陆落地销售,目前在华南地区,已建成投入运营的LNG接收站只有大鹏公司旗下的广东大鹏LNG接收站。

    “因此,2009年深圳燃气等广东地方企业筹划在大鹏公司董事会上提出议案,希望利用大鹏公司的富余设备自己组织货源,以满足电厂等企业正常的生产。”他说:“然而这个议案还没上董事会,就被中海油毙了”。

    其后,香港电灯(天然气)有限公司等下游用户也试图提出类似的议案,也因为中海油的阻挠而“胎死腹中”。

    对此,广东方面十分不满,“大鹏公司利润率很高,2008年销售额75亿元,利润达到7.69亿元;2009年销售额79亿元,利润9.69亿元,为什么不能照顾一下地方利益呢?”

    中海油有苦衷?

    有知情者透露,中海油报价之所以高,源于2009年10月它开始采购来自卡塔尔的“高价”天然气——这是一份不得不执行的合同。

    2008年6月,中海油与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期25年的LNG购销协议。根据协议,自2009年10月开始,中海油每年将从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公司进口200万吨LNG。

    “这份协议中LNG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且对应的油价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因为协议签订时,国际油价正处在历史最高位附近,因此整个价格体系从开始就定得很高。”上述知情者称。

    2009年10月,这份合同开始正式执行,一旦中海油违约,必须付给对方巨额违约金,然而当时目标市场浙江的LNG接收站尚未竣工,无奈之下中海油只能利用大鹏公司的富余LNG接收能力,先接收部分卡塔尔资源,并将这部分资源在广东当地消化。

    “这就是中海油不允许其他大鹏公司股东组织资源的主要原因,”他说。

    更不幸的是,中海油开始执行协议时,国际油价已从最高位的147美元/桶滑落至50美元/桶附近,远东LNG现货价已远低于中海油的采购价,这导致中海油将部分资源在广东消化的计划完全落空。

    但对于价格过高导致下游企业巨亏、LNG销售不畅的说法,中海油并不认同。

    “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发电亏损,深南电等怎么会买。南海石化和广东横门燃机电厂也在使用这些资源,照样有利润。”一位中海油负责LNG业务的张先生反问道。

    然而他未能提供包括LNG销售价格、南海石化等支撑自己观点的数据。

    他指出,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迅猛,因此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采购国际资源的压力很大。为了抢购国际资源,石油企业经常需要在资源、价格、采购时机等多方面进行抉择,不可能抄到“最低价”。

    “现在都说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给予广东大鹏LNG项目的采购价低,但外界不知道,当时卡塔尔的报价比澳大利亚方面的报价更低,然而事后证明当时选择与澳方合作是正确的。卡塔尔资源的采购价格并不是有意为之,这个价格不能让中海油独自承担,之所以当时签这个协议,主要是为了启动浙江市场。”他说。

    对于目前的困境,深圳福华德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兵等均认为除应尽快理顺能源价格体制外,更需打破石油央企对油气进口的垄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内能源市场的市场化机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