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保险业调结构不等于回归保障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8日 10: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人保寿险无疑是近几年来中国寿险业的一匹黑马。

  按照人保集团超常规发展寿险的战略,人保寿险规模保费从2006年底的8.49亿元快速增长至2009年的531.7亿元,四年复合增长率297.1%,超出行业平均增长271个百分点。市场份额由2006年底的0.21%上升至2010年上半年的7.75%,位居寿险行业第六位。2010年,其规模保费有望突破800亿元。

  人保寿险从开业第四年就进入盈利期,打破了寿险企业通常需要7-9年才能实现盈利的惯例。2009年末,人保寿险累计实现盈利1.37亿元;2010年上半年,按照新会计准则,实现净利润4.35亿元,开业不到5年连续2年盈利。

  而人保寿险的领军者李良温也颇有几分“老骥伏枥”的意思,他的一些“前卫”观点备受业内人士关注。在整个行业以结构调整为基调的2009年,李良温仍然坚持规模效益化的发展之路,认为发展仍是保险企业的第一要务,要把满足保险消费者的需求作为突破口,不能片面强调内含价值。

  在人保寿险成立将满5周年前夕,本报记者对李良温进行独家专访。李良温迄今已有超过30年的保险从业经历,2007年起任人保寿险副董事长兼总裁,此前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全面参与了该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及海外上市。

  李良温表示,年初董事会确定的保费收入目标是680亿,目前已经完成了670亿,年内有望完成800亿。盈利水平可以保持在每个月5000万元以上。

  不能狭隘理解回归保障

  《21世纪》:今年以来,你认为国内寿险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对人保寿险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李良温:今年市场各主体普遍发展提速,比去年更快了,1982年恢复寿险以来复合增长率20%多,今年的增速超过了30%,并且是在去年基数很大基础上的增长。除去前两大公司,后面的第二梯队都普遍提速,在第二梯队5家公司中我们已经不是最快的了。另外,小公司发展也很快。我们感觉竞争压力更大了,市场拓展成本也比去年高了。

  《21世纪》:2009年国内寿险业的主题是“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经过一年半的发展,你觉得行业性结构调整是否已经到位?

  李良温:我不赞同以片面强调回归保障来进行调结构的概念,什么样的结构是最好的结构,没有人能够回答,回归保障就一定是好结构吗?目前行业在倡导回归保障,但这首先应该搞清保险保障的概念。一般人们认为保险保障就是疾病保险、死亡保险,我觉得这种界定太狭隘了,按照这种界定无疑将保险业的服务范围限定得太窄了。我认为保险保障应该是个大概念,未来出现特定需求时,在经济上能够满足和解决这些需求的方式,应该都属于保障的范畴。

  购买风险型产品的目的是当风险发生时得到经济补偿,投资型产品同样可以在风险发生时向保险消费者提供经济补偿,因此,发展储蓄型、投资型等业务,也是为人们提供充分保障的客观需要。

  我不认为回归保障就是只发展疾病保险和死亡保险。做好保险公司有两个前提,一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需求,满足需求才能有生存的土壤;二是公司要健康发展就要有边际效益。

  《21世纪》:保监会曾在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称结构调整存在反复,提及的现象包括期缴业务短期化,分红险比例过高等,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李良温: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减少趸缴是否就必定能促进期缴的发展?放缓银邮渠道是否就必定能促进个险渠道的发展?收缩中短期是否就必定能促进长期业务的发展?二者并无价值好坏之分,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更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寿险企业是靠销售成功而生存的,评价一种业务增长方式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它的实施结果是否达到人们在该时期的目的,如果发展是有效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就应该加快发展。

  回顾寿险业近30年的发展,我们看到的是:趸缴业务占比高的公司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中短期业务也没有引发经营风险,投资型业务不但为公司形成了大量资产,还产生了巨额的利差益。相反,过分关注个人营销业务的公司,其发展和盈利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按照精算分析,一个20年期缴、风险保额为期初保费20倍的终身寿险,初期占用的资本金为保费的6%左右,而一个5年期的两全投资型保险,在不提供额外风险保障的情况下,初期占用的资本金还不到保费的4%。也就是说同样做相同的业务,投资型业务初期占用的资本金只是风险型业务的2/3,而后者产生的利差益却远远高于前者。从这个角度看,转变发展方式就不能简单的把趸缴转变为期缴,把投资型转变为风险型。

  《21世纪》:但是从几家上市寿险公司的表现看,期缴业务占比高的寿险公司获得了较高的估值,因为期缴业务能够带来更多的内含价值,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李良温:内含价值反映的是公司现有业务的未来盈利能力,但是对于公司近期的盈利状况和持续盈利的能力,很难通过内含价值直接明了的体现出来。只关注内含价值的高低,就可能掩盖近期经营的亏损,无法做到当前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兼顾。例如有些公司的内含价值与盈利就出现了相悖的情况,也有的公司开业十年以上都没有盈利,因此,内含价值是判断公司发展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指标。

  深入分析内含价值的计算,是建立在诸多假设基础之上的,包括贴现率、死亡率、费用率、续保率、税率、投资回报率、通货膨胀率等。假设的偏差,内含价值计算的结果将产生巨大差异,因此脱离对假设的准确性的全面了解,孤立地比较不同公司的内含价值的高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对于这些,一般投资者是不了解的,他们往往是将公司计算的结果进行简单对比,这就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因此对保险企业而言,好的发展方式不应仅以内含价值的高低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应看该业务是否能够产生边际费用,是否能够产生边际利润。

  低成本+规模化

  《21世纪》:人保寿险开业不到4年就实现了盈利,你提到边际利润的概念,请详细介绍一下。

  李良温:我从来不单纯的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也不单纯提股东利益最大化,我认为这两者意味着只考虑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而没有顾及消费者和公司员工的利益。一个事业的发展绝对不能伤害你的“上帝”,保险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要照顾企业利益和股东利益。我们一直倡导薄利多销,有边际利润就行,通过规模最大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我们走的是“低成本快速有效”的发展之路,公司制定的“规模效益化”指导思想,就是在坚持产品有边际费用,业务有边际利润的前提下,通过快速做大规模来实现规模费用,通过快速积累资产来实现投资收益。在业务发展中,始终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实现盈利为目的,不过多的计较产品形态、缴费方式、险种类别和缴费期限,实现了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公司价值的快速提升。

  《21世纪》:你们的盈利主要是通过保险业务还是投资实现的?

  李良温:我们所有业务都保持死差益、病差益、退保差益和利差益,严格管控成本、通过低成本扩张是我们的制胜之道。

  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严格费差考核、细化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大幅压缩和控制行政办公费用等途径,有效控制各项经营成本。今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增长62%,远远快于综合费用增长,管理费用支出占保费收入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1.07个百分点,费用预算执行率为44.2%。

  作为全国第六大寿险公司,截至今年6月末,我们全国仅有内勤员工5636人,总部管理人员170多人,其中IT人员还占了近四分之一。领导班子职数省级分公司2-3人,地区机构1-2人,县区为1人。无论内勤人员总数、总部员工数量还是管理人员数量,均远远低于同业全国性公司,但人保寿险内勤员工的人均保费2009年已近千万元,远远领先同业公司。

  预定利率应尽早放开

  《21世纪》:7月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预示国内已执行十年之久的寿险预定利率2.5%上限即将被放开,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近在咫尺,你怎么看?

  李良温:我认为预定利率应尽早放开,这样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传统保障型业务的发展。

  靠一成不变的预定利率来维持业务的较高内含价值和边际利润对广大保险消费者并不公平,执行了十年之久的预定利益上限一旦市场化,将为传统产品创新和贴近市场创造必要条件,推动传统业务的发展。

  尽管近年来保险企业一直在努力回归、发展传统产品,扩大保障覆盖面,但保障型产品一直发展滞后,业务占比、增幅一直不尽如人意。根据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传统业务占比大致在20%,有些公司甚至更低。另一方面,此类业务却对公司的内含价值贡献度最高,主要是因为此类产品定价相对偏高,且往往为长期产品,所以未来利润释放能力远高于其他产品。这就意味着,如果传统产品的定价利率不放开,传统产品的占比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有碍于保障型业务的发展。

  中国寿险业恢复经营以来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非传统寿险的快速发展和需求释放,而不是传统寿险。抛开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以及消费者的保险意识这些客观因素进一步分析,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此类产品预定利率偏低导致定价偏高或保障不足,将很大一部分保险需求排除在外。

  《21世纪》:预定利率一旦放开,是否会带来保险公司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

  李良温:只要监管部门把住偿付能力监管,市场就不可能出现无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