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8日 10: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网
卡托普利2319%,环丙沙星1880%,右旋糖酐铁1534%……当国内紧盯“天价芦笋片”等国产高价药的时候,却忽略了更大的天价药制造者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
本报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得的一份名为“国家基本药物外资原研药单独定价与国产药品统一定价对照表”显示,外资原研药价格长期以来居高不下,表中所列出的9个外资原研药与同一产品国产药相比,价格平均高出1311%,价差最高的卡托普利(商品名为“开博通”)与同品种国产药相比,价差竟高达2319%;外资最便宜的也比国产同种药贵出了6.43倍。
本报记者了解到,外资药价格居高不下除了享受专利保护等超“国民待遇”外,还不受国内药价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说:“原因很复杂。”
本报记者同时了解到,多年来,国内制药企业和相关人士一直就外资原研药高价问题进行反映,但一医药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仍未有相关政策来解决。”
最近数周,国内基本药物目录价格调整的消息甚嚣尘上,申银万国的最新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甚至将调整时间“分析”为10月下旬。与数次调整惯例一样,外资药品再次排除在降价之外。
天价外资药
在本报记者获得的“国家基本药物外资原研药单独定价与国产药品统一定价对照表”中,排在价差第一名的是卡托普利。公开资料显示,卡托普利商品名为“开博通”,是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于1981年首先开发上市。
目前一盒规格为12.5mg×100卡托普利单独定价为160.00元,而国产相同产品国家统一指导价为6.90 元,两者价差2319%。
本报记者了解到,卡托普利专利过期后,按照相关规定可由国内企业仿制。目前该药在国内有众多仿制生产企业,其中常州制药厂是该药的国内首仿企业。
目前常州制药厂生产的卡托普利已进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同样享受单独定价,但每盒25mg×100规格的卡托普利价格仅为13.8元。
排名第二的是环丙沙星注射剂,商品名为“西普乐”。该药原生产企业为拜耳制药,目前该药也过了专利期。200mg/100ml规格的环丙沙星注射剂单独定价为84.60元,而国产每瓶4.50 元,价差1880%。但是该药国内也有多家企业仿制生产,其中生产企业包括重庆天圣制药、浙江医药等。
价差排名第三的为“右旋糖酐铁注射剂”,该药规格为100mg:2ml支,原专利持有人为丹麦Nebo a/s公司。该药为每支112.00元,而国产相同药品价格则为7.30元,价差 1534%。
对比表中,价差最小的为氟康唑胶囊,外资生产商为美国辉瑞公司。国内则有湖北纽兰药业、上海三维制药等国内企业生产。辉瑞公司规格50mg×7的药定价为164.00元,但国产统一指导价为25.50元,二者的价差为643%。
除此之外,另外5个药为尼莫地平、头孢曲松钠、普罗帕酮、胞磷胆碱、卡马西平,生产商分别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罗氏公司、雅培公司、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和诺华公司,价差分别为1461%、1340%、1017%、962%和647%。
10月25日,本报致电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公司,该公司医学部一女士称,“药价不属于该部门业务”。同时,本报联系到拜耳中国公关经理郝女士,她表示,具体情况不清楚。
“超国民待遇”
常州制药厂汤姓女士在接受本报电话咨询时告诉记者,“在国内卡托普利不仅过了专利期,也过了原研药保护期,疗效并不比国产药好多少,但是价格却高了好多倍,这让国内企业很困惑。”
有此困惑的不仅仅是常州制药厂,在接受本报采访的新华制药、浙江医药、神威药业等企业也表示质疑:企业也都是按照《国家药典》标准进行生产,同样的药,外资企业生产的却比国产的贵十几倍,质量难道一定是比国内企业高很多倍吗?企业将矛头指向“原研药”这个概念和单独定价政策上。
“原研药”原是指:化合物专利过期(包括行政保护期结束)的专利药品和同类药品(未能申请中国专利保护,但在国内首次上市的药品)共同构成“原研制类”药品。在国内市场上,“原研药”主要集中在国外独资、中外合资的制药企业中。原研药的存在及其价格合理性,向来是业界关注、争议的焦点之一。
10月25日,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告诉记者,“外资药比国产贵很多原因很复杂。首先外资药质量执行标准高于国内标准;二是外资企业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执行的是密切的价格关联标准,一般不会为中国市场单独定价;三是外资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高,导致外资药品定价就很高。”
不过,宋瑞霖也强调,价差这么大,国产药的质量标准是否与外资企业相差这么多,还不好说。但从单个企业来说,目前国内品牌企业与外资质量相差应该很小,“原研药已经过了专利期,这一点,国内企业肯定是不服气。”
而且原研药基本上执行由企业单独定价,在招标、政策性限价、降价等政策面前都能享受“超国民待遇”。
一医药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国家保护原研药,给予原研药单独定价政策,最初设定的意图是鼓励外资药企将更多创新药带入中国市场,利用市场换技术。但是事与愿违,所谓的专利药未有企业愿意拿到中国生产,而是将中国定位为产品销售市场。
宋瑞霖认为,国内医药行业多、小,散,比较乱的行业架构让国内企业很难形成品牌。国内也有不少企业通过欧美国家的GMP认证,但是当国内出口的原料被外资企业深加工做成制剂后,再卖回来就贵了好几倍。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一直呼吁取消原研药。他之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原研药”只是中国特有的概念,专利过期就是过期了,已经不受法律保护了,但是在国内是行政命令给了它新的保护,从而造成不公平的药品定价机制。
“价差这么大只是表象。”宋瑞霖表示,“国家应该尽快提高自药品质量标准,使国内企业的产品疗效、质量安全能与外资药等效。”
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取消了“原研药”的概念,并要求“原研药”周期性降价。《办法》指出,“已上市销售的政府指导价药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可以每2~3年集中调整一次政府指导价。
但是这触动了外资药企的命门。本报记者了解到,外商制药协会(RDPAC)已联合20多家外资制药企业上书,反对取消原研药单独定价政策。(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