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央行加息带来理财难题 居民:存银行?入股市?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8日 12:4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工人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PI仍有上升动力?

  在央行加息后,国家统计局很快公布了新的经济运行数据。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消费品市场也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国民经济出现企稳的态势。但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防通胀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银河证券分析师秦晓斌认为,加息打乱了市场连续上涨的节奏,一定程度上给股市降了温,但宽松的货币环境和通胀压力不会因为一次小幅加息而改变趋势。

  目前,国内通胀形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产品价格传导的食品价格上涨。夏粮收购前后农产品价格就开始了一轮上涨,并坚挺了3个多月未见跌势,当前部分品种再度发力。而经过几个月的滞后,近期白菜、鸡蛋、食用油等价格也出现上调,糖果、白酒也纷纷提价。9月份CPI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就是物价的“领跑者”,同比涨幅高达6.1%。

  二是节能减排造成的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了落实“十一五”单位GDP能耗减少20%的目标,此前部分省市在辖区内实施了大规模的限电限产措施,引发了近期水泥、纯碱、甲醇等建筑、化工原料价格的上涨。其中华东地区纯碱报价短短两个月被抬高了50%,甲醇报价单周涨幅近9%。

  三是输入型通胀。美元贬值将引发资源类价格上涨、推动购进价格指数上行,而购进价格指数上涨可能滞后影响第四季度的PPI,进而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产生最终传导效应。在上面三个方面的涨价因素中,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已经对物价造成了实际推动,而后两个方面尚未体现在当前CPI的统计中,但将滞后影响第四季度的物价走势。

  秦晓斌表示,加息的背后是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加息预期也可能增加资本流入压力。虽然高层可能配套资本流入管理措施,但在目前负利率严重、国际宽松货币环境持续的基本背景下,股市、CPI仍有上升动力。

  加息带来的理财难题

  一次出人意料的加息,虽然缩小了“负利率”,却将理财的难题摆到了人们的面前。

  10月26日中午,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陈姓老板正为自己的一支新能源板块股票鸣不平,看着加息后其他股票嗖嗖地涨,自己的这只股票虽有小涨,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沉寂。不料,不到一个小时,该股开始发力猛涨,当天创下8%左右的涨幅。看着股市一片火热,各板块轮番上涨,陈先生打电话给朋友,认为该进股市了……

  CPI数据和加息前后脚亮相,让人们对自己手头资金的处理打起了“小九九”。由于距上次加息已经有近三年左右的时间,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存款利率与CPI的倒挂,容易被很多人忽视。

  实际上,今年2月份以来,CPI涨幅就持续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储蓄存款负利率的状况已持续7个月之久,尤其是进入下半年以来,CPI仍不断走高,“负利率”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对很多老百姓来说,为什么钱存进大银行,反而会亏,本就是件很难理解的事情。一些人明白过来之后,便将资金提出来,投入了股市。即使央行加息,也挡不住这种民间对股市的热情。这进一步加大了股市上涨的速度和动力。

  对于没有勇气进入股市、基金等高风险理财行列的人们来说,加息部分缓解了“负利率”的压力。甚至有人开始计算该不该舍弃原来已存的定期利率,将资金转存。对此,工商银行一位工作人员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来计算转存临界点:存款天数=(现在要存期的利率-已存期的利率)*已存期的月份*30/(将来同期存款的利率-当前活期利率)。经过计算,3个月存款、6个月存款在12天、22天内提前支取,并转存同期限定期存款是合算的;1年期存款在42天内、2年期存款在115天内、3年期存款在161天、5年期存款在281天内提前支取并转存同期限定期存款是合算的。该工作人员提醒,储户要考虑转存后到期的日子延期,以及现在正处于加息周期,将来的利息很可能比现在高。如果每次都选择转存,未必合适。

  很多居民对加息仅能缩小“负利率”心有不甘,在通胀可能加剧的大背景下,钱存在银行是不是合适,早已成为一个需要商榷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今年以来,在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愈加严厉的大背景下,资金由房市向股市流动已经日渐明显,在投资市场上经常会出现的房市股市“跷跷板”现象,正在上演。

  在房市资金向股市流动的同时,股市的好转已经给予了银行存款向股市流动最充分的空间。一家商业银行对资金流动的监控结果显示,国庆后从银行账户流入证券账户的资金日均金额超过节前的10倍。

  一家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表示,该营业部的存款数量有较大回落。“最近几日,个人储蓄账户中的活期存款大部分流入证券账户。一些活期的理财产品到期以后,很多投资者已不再续买,转投股市。”在他看来,央行加息让人感觉通胀预期正在强化,储蓄搬家效应可能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