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证券市场 >

大盘再上3000点 弱美元搅扰中国股市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2日 08:3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股市11月迎来开门红,沪指放量大涨2.52%报收3054点再次站上3000点大关。大盘股和小盘股齐头并进,热点主要集中在两大板块上,一是资源股,主要包括煤炭股和有色股,二是新兴产业,包括创业板和新能源、节能减排概念股。两市共有64只个股涨停,市场多头气氛浓烈。大盘一举冲破短期均线压制放量上涨,使得此前的担心化为乌有,后市行情有望进一步走强。

  与之相对应的是新传出来的两条消息,一是10月28日晚,香港金融管理局突然宣布,已收到香港人民币清算行通知,与上海外汇交易中心就贸易结算交易所指定的本年度80亿元人民币兑换配额已经用尽。香港金管局发言人透露,今年80亿元人民币兑换限额到9月底时仍然剩余一半,但10月份尚未结束,另一半额度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被用尽。分析人士认为,这与近期国际热钱涌入香港有关。二是宏观经济出现强劲走热迹象,有专家预测10月CPI将会突破4%,二次加息会很快到来。

  尽管热钱流入和宏观走热推高股市,不过,本周全球即将迎来大量的风险事件,澳洲联储、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以及日本央行都将在本周召开议息会议,而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也将在本周发布。美联储货币会议的决议将决定美元近期走势。而美元是否继续延续或者强化疲软走势,又决定着中国股市短期走势。因此,短线投资者近期要密切关注美元走势来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盘面看点】热点全面开花超60只个股涨停

  昨日沪深两市高开高走,大盘再现普涨格局,走出单边上扬行情。市场热点全面开花,煤炭、有色(含黄金和稀有金属)、钢铁等资源类板块集体走强领涨两市;云计算、军工重组、节能环保概念表现抢眼;就是首批创业板限售股解禁开闸这一重大利空也在牛市下被视为利好,创业板指数大涨涨幅4.04%,今日解禁28只个股无一下跌,中元华电(300018)涨停;在所有板块中,只有地产板块因为受持续调控政策打压表现疲软。

  从盘面看,昨日大盘“江山一片红”,两市有64只个股涨停,下跌个股不到150只。“全景数据决策终端”的监测数据显示,昨日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入资金147.6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净流入117.6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0亿元。资金的大规模流入,表示市场资金已经结束了上周二以来的观望态度,大踏步入场追涨。

  昨日主力做多的路径十分清晰,依然是围绕资源股和新兴产业两大热点积极布局。从资源股方面看,煤炭、有色(含贵金属、稀有金属)、稀土永磁、钢铁等蓝筹板块受到主力资金继续追捧,国阳新能(600348)、辰州矿业(002155)、锡业股份(000960)、五矿发展(600058)、包钢股份(600010)等多只个股涨停,相关板块涨幅均位于涨幅榜前列。

  从新兴产业方面看,节能环保、云计算、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正成为继资源股之后,主力布局的下一个重点。中原环保(000544)、浪潮信息(000977)、华东电脑(600850)、中核科技(000777)、沃尔核材(002130)、上海佳豪(300008)等板块龙头股强势特征十分明显。

  【背景解析】热钱和通胀预期形成“双轮推动”

  昨日的大涨,结束了上周的调整走势,大盘表现出强劲的上攻势头。多家券商发布报告指出,11月有可能是跨年行情的开始,主力资金敢在2900点附近全力加仓,表明其志在高远,整体上看,后市仍有上涨空间,年底之前不排除调整2009年高点3478点的可能。

  牛市牛气冲天,幕后的推手并非经济基本面的大幅提升,而是美元贬值下的热钱汹涌流入和愈来愈强的通胀预期。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新增外汇占款高达2895亿人民币,外汇储备增1050亿元,达到了有史以来的峰值,表明9月份流入中国市场的热钱近1200亿元人民币,而这一数据在8月份还不到600亿元。表明热钱在加速流入国内。热钱流入国内,看重的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6月19日中国重启汇改时间段基本同步,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3%左右。

  热钱流入国内,其投资方向无非集中在楼市和股市。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使得股市成为热钱的最佳投资标的,这也是A股9月底以来大涨的原因所在。

  推动股市大涨的另一个推手就是通胀预期。9月份我国CPI达到3.6%,央行启动加息来为CPI降温,但由于滞后效应存在,各经济研究机构纷纷发布10月份CPI预测,普遍认为10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达到或超过4%。“10月份CPI可能向上冲破4%,达到4.2%,较上月上涨0.6%。”兴业银行(601166)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

  在通胀预期下,储户资金搬家进入股市就成为必然,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10月2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近期A股市场连创新高,新投资者入市迹象明显,10月14~10月20日新增A股账户达到387663户,创下半年来单周新高;截至10月22日,在过去的一周中,基金新增开户数一举超过7万户,达到7.3万户之多。

  【后市走势】宏观面未改A股有望继续上涨

  大盘再度活跃,市场人气旺盛,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对后市走势都持乐观态度。

  湘财证券分析师祁大鹏指出,昨日收盘点位已经站到3050点上方,在本周的后几个交易日,大盘有可能对该点位进行确认,一旦确认有效,大盘将再次向上拓展。建议投资者在大盘确认过程中逢低增加持仓比例,一旦突破,可加大买入力度。

  华泰证券(601688)分析师王益锋建议投资者,应该合理把握大盘的节奏,继续从市场的热点出发,挖掘那些估值相对较低有成长潜力的个股进行潜伏,近期仍可以关注低价的资源和科技类个股。

  世基投资分析师罗燕苹则提醒投资者,经历近期围绕3000点的大震荡之后,多空分歧在大涨之后难免加大,预计周二大盘很可能会冲高震荡。因此,建议投资者不要追高,继续逢低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机会。

  ■操作建议

  密切关注美国议息

  灵活把握仓位

  很显然,9月底开始的全球期市、股市行情的导火索,就是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美元贬值,随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纷纷效仿,至此全球纸币泛滥、通胀预期大增,市场应声而起。

  从上周开始,由于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力度低于预期,拖累大宗商品市场下跌,股市方面也开始了振荡。A股上周出现的调整,就是美元暂时企稳反弹所致。昨日股市大涨,也是因为美元指数走低,资源股卷土重来激发市场做多的结果。

  细心的投资者可以发现,从7月份以来,A股的走势,与美元走势呈现极强的负相关性(美元跌A股涨,美元涨A股跌,美元盘中A股盘整)。从近期看,这一规律仍然将主导股市走势,因此,密切关注美元就成为指导A股操作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本周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例会将扎堆进行,其中尤其以美联储11月2日(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利率会议最引人瞩目,届时美联储是否会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以及量化宽松措施的规模都将对美元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链接

  8500亿港元热钱

  推动香港股市大涨

  受内地股市带动,港股昨日开门红,全天高开高走,一举收复5日、10日和20日均线,恒指报收23653点,涨幅为2.41%,创6月21日以来最大升幅。

  港股大涨,热钱的作用不容低估。业内估计,9、10两月流入港股热钱约有8500亿港元,令恒指两个月内上升12.2%。在上个资产泡沫高峰时曾狙击港元的国际大炒家索罗斯,正准备携带90亿美元进驻香港大干一场。随着热钱的大规模流入,热钱将港股每日平均成交额由8月份的580亿港元推高至10月的1000亿港元左右,升幅高达7成。

  面对股楼大升,香港政府官员在多个场合对热钱流入表示忧虑,市场担心1997年资产泡沫爆破在港重演。

  ■相关新闻

  PMI创下半年来高点或引发再次加息

  未来物价上涨压力继续增大。10月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三个月回升,创下半年来高点。这个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态势依然强劲,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物价上涨压力增大,通胀风险上升。

  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预计10月份的CPI甚至可能超过4%,业内人士指出,年内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加,加息周期或将已经到来。

  物价持续上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周一公布,10月官方PMI为54.7,较9月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升幅最大,较前月上升4.6个百分点至69.9。

  这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各分项指数来看,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同上月相比,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和购进价格呈现上升。其中以购进价格指数升幅最大,达到4.6个百分点。该指数已连续三个月呈现升势,并均超过60%。进口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呈小幅回落。

  10月PMI总体表现良好,表明制造业仍然处于较为强劲的上升轨道,但推动其上升的主要是购进价格指数而非产出和订单等核心指数。专家认为,不断攀升的购进价格也表明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成本压力,这样的成本压力也将对下游的消费者价格产生明显的上升压力。

  根据商务部监测数据,10月份前两周农产品(000061)价格指数平均为131.44,同比上涨10.9%,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分产品看,蔬菜、白条鸡和肉类价格环比上涨最为明显,分别为6.7%、0.8%和0.4%。

  通胀压力不可小觑

  商务部预计,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9.4%,涨幅比上月提高1.4个百分点。而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预计10月份CPI上涨4%。

  通胀压力已经不容忽视。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涨幅创下23个月高点。数据公布之前,央行意外宣布近三年来首次加息。央行的这次加息可以说非同以往。

  多数专家表示,央行此时加息表明货币当局已把应对通胀压力作为更重要的任务摆在眼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解释央行这次意外加息时说,“前不久的央行加息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说明中国经济已企稳回升。”

  巴曙松指出,不断加大的通胀压力成为调控的重心,“预计CPI在10月会达到3.8%-3.9%的全年高点。明年物价压力很可能要比想象的要高,预计明年全年CPI增速仍在3%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承惠撰文指出,2008年12月以后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大力度刺激经济政策,使货币投放出现了近十年未有的高峰。如果从改革开放初期算起,此次货币的超速投放(增速超过30%)是近30余年来的第四次,而前三次货币供给的超高速增长,均带来了超过7%的高通胀。

  他认为,由于货币当局较早开始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速,使得此次货币超高速增长的时段较短,因此通胀压力仍然较大,突破3%的概率很高。

  近日,各个研究机构也开始对10月份CPI进行预测,他们几乎都认为10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达到或超过4%,这个数据有可能会导致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增大。虽然专业人士表示,11、12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出现回落,但是,长期通胀的压力正在增大。

  重启加息周期

  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以及经济逐渐露出企稳回升的迹象,使得很多业内人士猜测,决策层或将重启加息周期,货币政策正在悄然转向。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近日撰文指出:正如我们一贯认为的那样,从2009年的过度宽松到2010年的中性偏紧再到2011年的实质收紧。

  “如果CPI破4%,不排除继续加息的可能。”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虽然10月份增长系数据预计会全面回落,但年内GDP达到10%已无忧,而全年CPI的预计也将在3.0%-3.2%之间。

  鲁政委指出,由于10月份CPI突破4%将是超预期的,这可能导致宏观当局认为当前物价可能已出现加速上涨苗头,零售数据的高位上升将进一步强化这一判断。这可能成为再度加息的主要诱发因素。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宏观政策已经开始迈入紧缩周期。他认为,明年年中前将会有至少三次的连续加息,预计一年期存款利率将接近或超过通胀。预计明年年中一年期存款利率可能再次上调50或75个基点,届时一年期贷款可能最多仅上调50个基点。

  不过,巴曙松却认为,明年加息空间不大。在他看来,未来3年-5年全球仍将维持超低利率的水平。

  “预计美国将从零利率上调至1.5%以内,这意味着即便国内通胀压力不容小视,但中美利差已在历史高位使得国内明年加息空间相当有限,很可能在全年CPI高位的情况下,加息1-2次。”巴曙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