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600万人口普查员叩门 或为户改“开路”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2日 09:1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我们今天开始入户调查了。”作为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靖安乡人口普查工作的参与者之一,万晓臣昨日(11月1日)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乡人口普查开始入户登记。

  从昨日起,全国600多万名普查员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源头数据的采集任务,这也是此次人口普查最关键的攻坚阶段。

  所谓攻坚,与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息息相关。专家表示,作为很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变动的制度,户改将通过“六普”获得资料支撑。

  预算资金或超80亿元

  在入户前,像万晓臣这样的普查工作人员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比如,我们先以派出所的户籍登记等资料为基础,初步了解登记信息和实际情况的差异,”万晓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天开始将连续10天进行挨家挨户的调查,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查漏补缺。”

  记者发现,此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分为四种:短表、长表、短表(供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使用)和死亡人口调查表。其中在长表中,设置了近20个和住房状况相关的问题,问题细致到住房内有无厕所、有无厨房、有无管道自来水等,但并不涉及户主名下有几套房产等财产隐私。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杜鹏指出,关于住房状况的问题,在以往的调查中也曾涉及,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居住面积、居住人的生活质量、月租房费用等,都是和民生相关的问题。另外,此次调查中新增的项目包括经济来源、健康状况等。“不过,填写长表的人数只占到10%,大部分人只选择填写短表。”

  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除掉人力,仅仅从物力角度看,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安排超过80亿元或者80亿元左右的预算资金完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据国家统计局介绍,此次人口普查大致分三大阶段:在11月1日之前,是准备阶段;从11月1日至11月底,是入户调查、复查与抽查阶段;12月1日以后,是人口普查的数据汇总、资料深度开发和利用阶段。另外,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将在明年4月底以公报的形式对外公布。

  流动人口普查是难点

  作为我国和平时期的一项最大的社会动员活动,全国性人口普查准备期三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斥资80亿元得到的人口普查数据,可能会在哪些地方留下遗憾呢?

  今年5月,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关于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进行户口整顿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在户籍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突出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生人口未登记户口、死亡人员未注销户口以及户口登记项目不齐全、不准确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城镇地区,居民居住地与常住户口登记地址不一致、暂住人口不按规定申报登记的情况比较普遍。

  之前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明确强化了“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也就是说,此次普查不依赖已有的户口信息,而是侧重记录人口的“迁移流动、社会保障、住房情况”等基本信息。关于此次普查的新困难,马建堂认为,流动人口多、人户分离现象较普遍和入门难是面临的三大挑战。

  “关于流动人口,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还是比较粗糙的,不利于政策规划和评估政策实施后的效果。比如,某个地区的财力是有限的,如果在政府承诺解决所有人的户口问题后,却发现跑来上户口的人数是预估的两倍,怎么办?”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流动人口的问题很关键,因为直接关系到就业、人口城市化进程、城乡人口分布等多个问题,而准确的人口数量是制定后续政策的根据之一。

  记者了解到,作为山东省泰安市唯一市级人口普查试点,泰山区上高街道于今年8月9日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普查工作。统计结果显示,公安部门户籍人口仅占登记常住人口的18.4%,人户分离人数为16355人,人户分离率达到81.6%。

  郑梓桢称:“流动人口的登记率不高是常见问题。以往的调查显示,包括劳动合同等各种登记方式在内,劳动力的登记率能有2/3就很不错了。”

  他还表示,造成人户分离的原因,除了涉及大量的外来人口,还包括本地拆迁之后一段时间内难以回迁,一人名下多套房等问题。

  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归根结底,二元户籍制度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这是造成人口普查难的关键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户籍改革是大势所趋,从目前形势看,“十二五”期间改革的方向已很明确。

  而制定新政策的基础又是此次人口普查收集到相对准确的数据和资料。

  刘元春自己比较认可重庆户籍改革制度模式。但他同时表示,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大量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群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

  2010年7月,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目标是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这被认为是中国大城市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藩篱为目标,有组织地向农民敞开胸怀,使农民能够没有顾虑地带着足够财富和尊严进城。

  二元制度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制度,使得我国城市化速度远远低于工业化速度。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相继从各自研究领域发布了三份角度不同的报告,但均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对于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数字中未涵盖农民工的问题,三家研究机构提到 “伪城镇化”、“不完全城市化”、“半城市化”等概念。《中国发展报告2010》报告提出关于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目标:从“十二五”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到2030年基本解决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报告的两位主笔——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城市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在人口红利之后新的增长源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者在研究成都和重庆等地区的户改进程后告诉记者,“六普”与以往不同,登记方法就是“按现住地登记”原则,也是户籍改革思路的结果和原型。待数据公布,提出户籍改革方案的最基本条件就可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