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各方会诊药价虚低“伪命题”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2日 10:3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公众对“药价虚高”的讨伐声浪还未平息的时候,“药价虚低”这一新乱象出现在部分地区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

  “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是基本药物招投标的基本原则。但价格易比,质量难评,药品招标实操中往往把价格作为主要参考指标。这导致企业之间价格战弥漫,“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层出不穷。

  究竟药品应该如何定价?基本药物招标中对质量如何把关?

  近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发布《制药企业质量体系调研项目》研究报告,报告建议,政府在基本药物招投标以及药品定价中将制药企业质量体系纳入考核指标。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新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意见》也已进入实施倒计时,政府部门力图通过政策导向,破解这一难题。

  被忽视的质量考核

  近日,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标改革“双信封”新政实行不久,第二批招标结果公示后,因中标的大量低价药品价格背离药品价值,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各地招标对制药企业药品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模糊,通常考虑因素有企业规模、有无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市场占有率等。

  有医药企业经理向记者表示,有的省份基本药物招标质量门槛就是通过GMP认证。“然而GMP认证只是判断企业合法与否的标准,并不能以此来控制药品质量。”

  因质量好坏缺乏明晰标准,最后招标的结果往往是“价低者胜”。

  “表面看,是为百姓减负降价,但埋下了药品质量的隐患。”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介绍,不少省份的招标书中都明确规定,在总分100分的情况下,药品价格60分、企业规模15分、销售服务15分、药品质量仅有10分。

  如何真正把“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基本原则贯彻在基本药物招投标实际操作中?如何评价一家制药企业药品质量的好坏?

  在基于对13家领先制药企业和大量行业利益相关者的调研基础上,《制药企业质量体系调研项目报告》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好药品将受优待

  报告指出,确保药品质量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药品生产企业质量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涵盖从源头上的原料采购直至患者用药后以及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药物警戒的全过程。”北京大学客座讲师车艳在报告发布会上指出。

  据记者了解,这一思路和国家基本药物集中招标对药品质量考核的制度设计较为吻合。有参与起草国家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规范性文件的专家表示,目前正在考虑把招投标中对药品的评价转换到对企业的评价上来,质量管理将作为其中的一个评价内容。

  但制药企业体系的完善与否又该如何衡量呢?

  报告中提出,体系中应具备九大关键要素,包括年度质量回顾、临床验证、供应商管理、建立药物警戒系统、提供引导医务人员和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的医学信息服务等。

  车艳指出,九大要素当中,药物警戒系统和医学信息服务是国内企业尤其需要重视的两个方面。

  在基本药品定价上,《报告》建议,在成本加成的基础上应考虑创新和质量管理等因素,采取区别定价。

  这一建议很有可能会在目前发改委正在制定中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中得到落实。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军表示,为了鼓励企业研发新药和提高药品质量,新的药品定价机制将允许创新药品保持较高的销售利润率。这些药品在价格上有望获得优待,享有区别于普通仿制药的较高的价格。

  据悉,目前《关于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意见》正在征求意见,已近进入实施倒计时。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近期出现的问题,卫生部这一新文件可能会量化药品的质量评估。(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