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美联储开始第二轮“印钞” 定量宽松冲击全球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5日 06: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为加快“缓慢得让人失望”的经济复苏,美联储北京时间4日凌晨推出了第二轮“定量宽松”(QE2)货币政策,同时把基准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区间不变。美联储发表声明说,将延续使用资产负债表中到期的债券本金再投资、购买国债的政策。另外,“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大约每月购进750亿美元”。美联储还表示,已准备好在经济持续疲软并导致通货膨胀过低、失业率过高的情况下进一步买进国债。

  据介绍,除了本次的6000亿美元国债外,美联储还将根据8月份做出的决定,每月购买大约350亿美元国债以取代将陆续到期的抵押贷款债券。因此,美联储预计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购买8500亿至9500亿美元的国债。专家指出,这是美联储首次把定量宽松作为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而这种工具如果“常态化”,则给各国政府提出了一个长期的新课题。

  猜测:定量宽松政策或将“常态化”

  美联储在声明中解释制定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的原因,包括“生产和就业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工资增长缓慢、住房市场低迷”等因素。市场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希望进一步压低美国长期利率,提升通胀预期,鼓励企业借贷扩大生产,促进就业和消费,以免重蹈日本覆辙。

  “尽管此前美联储已经向市场投放了大规模流动性,但这些政策的效果也开始逐步降低并消失,美国经济复苏也出现了一定的疲态,出于避免再次陷入衰退的考量,美联储只能再度实施定量宽松政策。”澳新银行4日发布的中国研究报告称。

  不过,对美联储这一新策略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的人士并不在少数,就连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也存在很大分歧。美联储声明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并非全票通过这项货币政策,委员托马斯M赫尼希投票反对。“赫尼希先生相信,额外购买债券,风险大于收益,”声明说,“他还担心,继续实施高强度货币调节存在引发财政不平衡、增加长期通胀预期的风险”。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说,美联储的这一最新策略不能解决美国经济的所有问题。其最终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多大积极影响,取决于消费者和企业能否对长期利率下降做出回应。如果他们继续手握现金不动,那么美联储此举的积极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以前美联储运用的是利率调整工具,但是这只能改变短期利率。当面临金融危机或经济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发达国家央行没有能力改变长期利率,而定量宽松政策的目标是降低长期利率。未来,存在这一工具成为常态工具的可能性。因为,这意味着央行发挥作用的能力提高了:不光能影响短期利率,也能影响长期利率。”花旗集团中国区投资研究与分析部主管及董事总经理沈明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伯南克为自己辩护说,尽管资产购买措施是一种不常见的货币政策,但有些对于该举措的担忧被夸大了。他还表示,美联储已做好充分准备,并相信其拥有在适当时间解除货币刺激政策的工具。沈明高指出,“这是很重要的承诺,但确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如果通胀开始上升,但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也就是若出现一种类似滞涨的情形,美联储会不会兑现它的承诺?二是撤回流动性会不会出现时间上不匹配的问题?换一种说法,当美联储看到通胀水平上升时,再撤回流动性可能已经晚了。”

  严峻:美元持续贬值或引发全球性通胀

  美联储6000亿美元的国债购入计划,基本上符合市场预期。由于近一个月来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已有充分预期,因此对市场短期冲击不大,黄金期货价格甚至还一度下挫。但截至记者发稿时,美元指数还是最低下探至75.74,跌破前期低点,并创下11个月以来的新低。

  分析人士指出,从较为长期的时间来看,美联储再度宽松意味着美联储“弱势美元”政策的延续,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市场整体将获得提振,全球经济也将因此面临较为严峻的通胀风险。

  据美银-美林证券的估计,在雷曼兄弟倒闭后所引发的全球主要央行采取的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包括原油、铜以及贵金属等商品价格上涨了约15%。此次美联储重启定量宽松政策后,其他经济体央行尚未表示将“跟风”,但也已使得市场对可能爆发的汇率战担忧有所上升,外汇市场的波动也可能推动资金进入商品市场。

  有分析师指出,美联储此举意味着市场资金供应增加,导致美元走弱,这将对所有的商品有利,任何基本面良好的商品将受此推动上扬,尤其是糖、咖啡和棉花等供应面趋紧的品种。长期来看,美联储新一轮的宽松货币政策对黄金市场也将带来支撑。而美联储的债券购买计划推出后,原油期货在2008年后首次突破每桶90美元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后,未来美元再度走强的可能性依旧存在。中信证券债券销售交易部执行总经理杨辉指出,制造通胀和货币贬值往往是美国缓解经济失衡的重要手段,在通过货币贬值实现促出口、防通缩的目标后,美元也可能再度走强。

  影响:新兴经济体面临难解新课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认为,美联储新的国债收购计划,其目的在于压低长期利率,从而加快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它意味着美联储将新印制的数千亿美元注入到整个世界经济当中。

  “定量宽松是一个新的工具,它通过流动性的转移,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比较大的冲击。美国现在采取这么大规模的定量宽松,未来也存在其他国家跟进的可能性。如何应对这个冲击,对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沈明高指出。

  澳新银行中国研究报告称,对于经济表现较好的亚洲经济体和大洋洲经济体来说,通胀不断上升可能带来较为严峻的问题,这也将迫使这些经济体在未来一两年内不断收紧货币政策。最近几周,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其他一些国家已经宣布提高利率,以压低通胀。巴西和泰国当局分别对流入资本进行征税,以防出现资产泡沫。日本当局干预汇市,防范日元兑美元升值过多。

  “目前看来,全球投机资本仍然青睐亚洲和大洋洲的经济体,资本大规模流入不仅可能带来本币的升值,也将带来当地资产价格的上升,甚至出现资产泡沫。对于这些经济体的货币当局来说,合理且有序的货币政策收紧,以及有效的金融监管,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必修课。”澳新银行中国研究报告指出。

  以中国为例,“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与当前中国进一步向常态回归的货币政策是矛盾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该政策或将抵消中国的加息效应,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效果无法充分发挥。

  有分析人士建议,面临大规模资本流入风险,中国应筑起多道防线,加强资本管制。但沈明高表示,资本管制对中国长期来说,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中国明年的政策会逐步偏紧,中国政府需要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他指出,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改变了全球市场的预期,明年上半年中国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