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马光远:必须拉响恶性通胀的警报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9日 08: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闻晨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晨报特约评论员 马光远

  10月份的经济数据将于本周公布,令人关注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走势并不乐观,CPI很有可能再创新高,直逼4.0%的心理大关。

  从物价态势看,无论是食品价格,还是非食品价格,普涨的态势极为明显: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显示,在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监测产品中,与9月份相比,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食用油和蔬菜价格上涨尤为明显。而非食品方面,由于棉花的暴涨导致服装类价格至少上涨三成,甚至连土豆和苹果都加入了爆炒的行列。而最近美国再次祭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大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看涨,加之热钱的加速涌入,使得输入性通胀的形势也极为严峻。

  事实上,自今年7月份以来,CPI重回3.0时代,尽管各方都在遮遮掩掩,中国目前已经进入通胀时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货币政策的基本目的而言,管理通胀预期是其首当其冲之责,在8月份CPI冲高至3.5%之后,9月份CPI再创3.6%的新高,最乐观的预计,起码在两年时间内,中国的物价指数再次回到3.0%之内基本无望。在国内负利率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下,保值的压力使得游资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炒作,而这一切的最终根源则是由于货币超发。数字也表明,2009年中国的GDP是1978年的92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2009年60.62万亿元却是1978年859.45亿元的705倍。这意味着,中国的民众为经济增长承担了相当大的成本。

  而且,必须指出,中国目前的CPI是被严重低估的,可以说,按照目前统计出来的CPI,我国的物价水平远远超过了3.6%,在CPI被低估的情况下,民众事实上承担着比CPI更高的通胀税。也就是说,为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事实上是在向居民征税。很显然,这种追求高速度,而不顾居民幸福感的发展思路已经被“十二五”规划所抛弃,中国经济要追求速度,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匹配于民众的幸福感,而不是相反。没有幸福感的速度,只会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

  特别是,根据历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基本规律,明年的上半年将成为物价集中爆发的极端,季节性因素再加上货币流动的滞后效应,严重通胀的凸显期将在明年下半年。这种情况下,决策层必须提升对通胀的警惕,提高通胀在公共政策中的战略级别,将防止通胀预期的政策及时转型为防止恶性通胀集中爆发的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必须结束宽松时代,适度从紧,严防物价的失控,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尽早改变目前负利率的现状,最起码应该在年内再加息一次,减少民众对通胀的恐慌。一旦对通胀放松警惕,把这只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要再使它回到瓶子,恐怕就太难了。

  严重的通胀,是一种对民众福利和幸福感的剥夺。高涨的房价,不断飙升的生活用品价格,以及每天贬值的货币……这是一种非常扭曲和不公平的经济生态。我们说,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居民收入经历了真正的“失去的十年”,在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和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而支出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果经济增长和通胀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如果再以货币超发促经济发展,只会导致收入分配格局的继续恶化。因此我们呼吁,决策层必须拉响恶性通胀的警报,未雨绸缪,实事求是,直面中国物价的严峻态势,在对低收入民众进行物价补贴的同时,及时转变宽松货币政策,改变负利率的不正常现状,释缓民众的焦虑,而不是以非人道的高通胀换取经济增长的漂亮数据。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