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粮价暴涨敲警钟国际粮储银行呼之欲出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1日 11: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综合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伴随着世界经济艰难走出金融危机的谷底,一个新的更严峻课题却日益凸显——粮食安全。受到投机炒作、供需失衡、美元疲软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刺激,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上大米、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价格轮番大涨并创下阶段高点。

  有专家指出,各国必须采取全方位有效措施,防止新一轮粮食危机发生。为此,即将在韩国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五次峰会也明确将粮食安全和稳定粮食价格列入议程,凸显对该问题的重视。

  粮食危机不是危言耸听

  最近一段时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成为老百姓关心的话题。然而,纵观全球,大宗商品特别是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绝不仅仅是中国的特有现象,而是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和关注焦点。

  引发各界对粮食问题关注的,首先是相关产品的价格异常上涨。比如小麦,今年8月份开始,有关产粮大国俄罗斯将实施小麦出口禁令的消息,在国际小麦市场掀起了狂风巨浪。受此刺激,今年8月,国际小麦价格一度出现50多年来最急剧的上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基准软红冬小麦期货一度涨停,触及23个月来最高位,比6月份上涨80%。时至今日,芝加哥小麦价格仍接近两年来的高点。在大米市场,由于产米大国泰国、美国等相继出现减产,国际大米价格近期上涨压力很大。不少专家预测,未来几个月,国际米价很可能再创新高。

  不单是小麦和大米,其他各类农产品价格也在快速上扬,包括大豆、玉米、蔗糖、燕麦等。有市场人士注意到,如果看整体的涨幅,农产品价格这轮上涨势头仅次于2007年至2008年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农作物前景及粮食形势》报告说,自今年7月以来,国际小麦价格飙升60%-80%,玉米价格上涨约40%。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上,联合国大学世界发展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托尼·阿狄森指出,当前,人类社会正在遭遇包括金融危机、气候危机和粮食危机在内的“三重危机”冲击。首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需求疲软,出口价格削减,私人金融流动减少;第二,目前气候变化仍在加剧,温室气体持续增加,并伴随着气温和海平面上升,其严峻性超过了以往预计;第三,受全球粮食价格上升的影响,营养不良和饥饿问题正在抬头。“三重危机”相互叠加、相互影响,令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并可能带来严重冲击。

  “粮食危机的幽灵再次来袭!”英国《金融时报》近日的一篇社论惊叹。文章认为,粮食过剩的时代已经终结,至于最近几个月粮食价格的动荡会否成为一种常态,这将取决于政策制定者如何应对。

  作为粮食市场最重要的供应商和消费者之一,美国最近的一则警告也格外引人关注。美国农业部10月份宣布,大幅下调对粮食产量的预测,并警告称,玉米和大麦库存将“大幅下降”,其中美国玉米库存将达到14年低点。

  这样的警告让不少人担心,两年前的粮食危机可能重演,当时农产品价格曾触及创纪录高位,不少发展中国家因此出现经济和社会动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级经济学家阿巴斯安指出,美国农业部对粮食产量预测的修正,显示出当前全球粮食供应状况非常脆弱。

  多种因素推高粮食价格

  粮食问题重要性的提升,从近期的一项重大收购案也可看出端倪。澳大利亚矿业巨头斥资390亿美元敌意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这一看似普通的收购却引发轩然大波,时至今日仍未有定论。不仅加拿大方面迟迟不愿“放手”,更不时有其他国家的潜在竞购者浮出。

  为什么区区一桩钾肥并购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说到底还是因为粮食。随着广大新兴经济体和中产阶层的崛起,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米饭和小麦这些传统主食,对肉类和乳类等蛋白质的需求大幅增加,对用作牲畜饲料的谷物需求也随之迅速增加,这就使得化肥成为一种备受追捧的战略资源。

  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既有供需基本面的因素,也有资金面的因素,特别是在当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之下。

  从供需层面来看,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对粮食的需求持续上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预测,从现在起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加30亿,而全球粮食需求将增长70%。

  与需求紧密相关的是粮食的供应。今年以来,全球各地陆续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这给粮食产量和出口带来重大影响。比如,俄罗斯之所以限制小麦出口,根本原因就是该国的旱灾和火灾,由此导致俄罗斯半数小麦绝收,无奈之下,俄方决定先“自保”。而在大米的主要出口国泰国和巴基斯坦,严重的洪涝灾害则让大米收成骤降,极大地影响了出口。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指出,全球农业每年亟须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投资,用来提高粮食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该机构指出,现有的和预测可用的资金远远不足以应对农业面临的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挑战。

  撇开基本面因素,过度的投机炒作行为也是推高粮价的一大推手,而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等实施的量化宽松和印钞策略,则扮演了“帮凶”的角色。

  美国百利金融集团农产品期货分析师汉纳根日前指出,基金在期货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是今年国际粮价飙升的重要推手。他说,大量资金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投机,推动了今年国际粮价迅猛上涨。在今年6月至8月的一波小麦价格暴涨中,对冲基金等大型机构大肆做多小麦,平均每周买入量超过1万手。

  而给投机者提供廉价“子弹”的,正是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等。美国和日本的利率都接近于零,欧元区利率也在历史低点,不仅如此,资产负债表已超过2万亿美元的美联储还推出了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向金融体系“撒钱”。大量廉价资金疯狂炒作股票和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比如,一项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近期已升至两年高点。

  与美国的量化宽松密切相关的还有美元走势,由于美国的印钞策略以及由此引发的高风险偏好,美元指数过去三、四个月持续走低。由于大宗商品大多以美元定价,美元的疲软也推动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走高。

  推动粮食价格走高的还有一个潜在因素是,在油价高企的背景下,各国都在加大对生物燃料的开发,由此也使得相当面积的土地被用来生产生物燃料作物,进而影响到了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和产量。

  G20将探讨稳定粮价问题

  各国政府日益意识到,粮食安全绝不仅仅是一个狭隘的农业或是社会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仍在艰难复苏的大环境下,如何未雨绸缪、避免粮食危机重演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日前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全球经济的失衡,而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从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上世纪70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经验看,这种调整有可能维持十几年时间。

  李扬认为,全球经济失衡首先是发达国家的原因,即发达国家几十年来的过度消费、过度服务业化等造成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化国家之间的不正常经济关系。全球经济的恢复,必须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等全球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后,全球经济才能回到正常轨道。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经济迟迟难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当前的粮食安全隐患。

  令人欣慰的是,粮食安全已开始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在G20这样的高级别对话中,粮食问题也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即将在韩国首尔召开的G20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将商讨关于稳定粮食价格的问题。

  在之前的匹兹堡和多伦多峰会上,G20已重点探讨了稳定粮食价格的方案。据悉,G20首尔峰会将进一步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据韩国方面介绍,G20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已经组建了在基础设施方面可提供支援的基金,这次的首尔峰会将会深入讨论具体如何运用基金,以及如何稳定粮食价格等问题。

  美国、加拿大和韩国三个G20成员日前向G20发出倡议,呼吁各国增加对一只世界银行管理的基金的捐款,以帮助穷国实现粮食安全。该基金名为“全球农业和粮食安全计划”,主要是为应对世界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而成立的。

  专家建议设立

  国际粮食储备银行

  面对全球性的粮食安全挑战,各方都在积极出谋划策。而在前不久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上,一个新的大胆提议引发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国际粮食储备银行”。

  构建“国际粮食储备银行”的设想,是由德国波恩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农经学会前主席约赫姆·冯·布朗所提出的。他提出,为了应对粮食危机及其造成的冲击,必须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来提高粮食产量,改善贸易和粮食存储政策以降低市场波动,同时要扩大社会保障和儿童营养,以社会保险网络保护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

  冯·布朗指出,当前的全球粮食价格危机是众多因素导致的结果,例如许多发展中国家忽视对农业进行投资,工业化国家不合理的农业补贴政策,恶劣气候事件造成的粮食产量减产,粮食出口限制,不合理的贸易监管以及金融投机的影响等。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降低粮食危机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冲击,冯·布朗等专家提议采取新的行动,预防粮食价格的波动,其中包括开放的贸易、适当的市场机制以及建立类似于中央银行的“国际粮食储备银行”。专家表示,建立“国际粮食储备银行”这样的专门机构,将有助于应对和抑制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

  当然,除了建立类似的协调机构,采取其他措施来尽可能避免粮价大幅波动也是很有必要的。众所周知,提高粮食产量的核心是技术和投资问题。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率过低,亚洲、拉美情况相对好些,但其他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太慢,至少要增加1个百分点才能满足现实需要。另外,必须加强农业领域的投资,公共农业研究方面的投入若能翻倍,农业产出将显著提高,将帮助数百万人摆脱贫困。如果这些投资用于帮助世界贫困地区,如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和南亚,其农业总产出每年将增长1.1个百分点,帮助约2.82亿人口在2020年之前摆脱贫困。

  我国将加快大豆进口步伐

  在供求矛盾等因素推动下,农产品价格继续“高烧”难退。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创下3个月以来新低,今年前10个月食用植物油进口同比减少19%。随着供应减少、需求增长,国内豆粕、豆油价格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10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仅为373万吨,创下3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准,较9月下滑19.6%;前10月大豆进口4390万吨,同比增长25.8%。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师表示,10月份进口量较低,主要是因国庆长假期间海关的清关工作延误所致。

  我国正在加快大豆进口步伐。商务部昨天称,11月份中国进口大豆预报到港量上调至516.53万吨,高于此前预估的464.69万吨。

  油菜籽10月进口量也锐减。商务部称,10月下半月没有进口油菜籽到港,全月实际到港6.05万吨;预计11月上半月到港5.97万吨,全月预报到港11.77万吨。据了解,随着下游需求增长,未来两个月及201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将继续增长。

  由于重要原料大豆供不应求,国内油脂现货价格继续大涨。昨日,一级豆油现货涨幅最高达350元/吨;沿海一级豆油现货报价集中在10400元至10600元/吨;四级豆油报价集中在10200元-10400元/吨。

  大豆等农产品进口减少之际,主要农产品出口量保持增长。海关总署称,1-10月中国食糖出口77825吨,同比增长48.6%;前10个月出口玉米112235吨,同比增长26.2%。

  中国粮食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粮食问题重新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当然不能忽视有关粮食安全的问题。专家指出,当前中国的粮食供应和价格形势总体仍保持稳定,但也需要对一些结构性问题和潜在的不利因素加以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认为,回顾中国历史,任何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往往都是农业和粮食首先出了问题。长期而言,中国经济仍然向好,但若出现大的危机,必定源于粮食危机或资源环境危机。近几年洪涝灾害不断,在某种程度上同农田水利建设“欠账”有关;另外,沿海部分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耕地、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对其中的隐患应加以重视。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最近六、七年是中国农村、农业发展较好的阶段:第一,粮食连续七年增长,年度产量每年增加2000亿斤以上。第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03年为2600元,今年估计会超过5500元。第三,农村政策发生了诸多重大变化,比如取消了农业税、四项补贴达1280亿元等;始于2003年的新农合,由最初的30元提高到2007年的100元,且基本做到了农村人口全覆盖;截至今年8月份,农村低保制度覆盖人群超过5000万;另外还有新农保和基础养老金等。第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很快,基本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农村地区全部免除学费、教科书全部免费、住校生补助等。

  当然,目前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是吃饭问题。陈锡文表示,由于人口众多,对中国来说,吃饭问题始终是重大挑战。即使今年粮食总产量超过5.3亿吨并创历史新高,但人均勉强只有400公斤。

  其次是地区粮食供需不平衡问题。目前,中国主要有13个粮食主产省提供粮食,历史上中国“北粮南供”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改变,由于北方地区面临着缺水问题,现在是“南粮北供”。地区粮食供需不平衡,会引起经济利益上的不平衡。

  第三,目前的机制中存在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因素。比如,由于国内粮食价格比国际市场低廉,输出粮食的省份在经济上没有什么好处;由于农业税收被全部免除,地方政府收不到税,难以通过发展农业增加财政税收收入。陈锡文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陈锡文还表示,目前中国的粮食供应在总体上略有盈余,但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具体来看,中国的三大谷物供求略微平衡,小麦少量进口,玉米勉强平衡,大米粳米基本平衡,关键问题是大豆和植物油。2009年,中国进口了4255万吨大豆,是国内产量的三倍,预计今年进口量将达到4700万吨。同时,国内植物油的消费量增长非常迅猛,进口大豆后,植物油还是不够,还需要通过进口植物油来解决问题。中国大豆和豆油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率高达70%和60%。如果国际市场大豆植物油有重大变化,国内市场就会受到冲击。对于这些结构性的问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