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解读复利秘密:400银元如何变身2800万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6日 14:2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如果你现在有100元,存放50年,你会选择哪种资产形式?存款、房子、黄金,还是股票?在正确的投资方法下,50年后可能增值多少倍?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种提问一定只是一种假设,并不可能存在。不过,在我们身边,长期投资的可能性真实存在,并且,时间跨度超过了50年。

  近日,一名《北京晚报》的老读者——海淀一位年届7旬的张先生向本报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63年前靠区区400块现大洋,投资于股票市场,今天的市值高达2800万元人民币。14年后,预计这笔资产将超过1亿元的门槛。

  2.7万倍复利回报

  张先生说,他父亲在1947年用400块现大洋兑换了约100英镑,购买了英国汇丰银行的股票。

  张先生的父亲当年供职的公司名为“民生银行”(不是今天的民生银行)。老人对他说,长江上几乎所有的轮船都属于这家公司。

  张先生查阅资料发现,解放前确有一家“民生公司”:“到1949年,民生公司已拥有江、海船舶148艘,航线从长江及其支流开始,延伸到中国沿海、东南亚各国、日本、印度;分支机构遍及长江沿线和中国沿海各主要港口和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员工达9000余人;此外,还拥有造船厂、发电厂和各港口的许多码头、仓库;投资银行、保险、钢铁、机械、纺织、煤矿、水泥等六十余项实业,是当时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

  这样看来,民生银行应该是这家集团的子公司。为何老人会选择投资股市,同时又没有投资在自己的民生公司上?张先生说,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也可能是民生那时没有上市。有资料显示,1947年3月,国民党政府宣布实施“经济紧急措施”,禁止黄金及外汇买卖,社会游资都涌向证券市场。

  不过,张先生父亲的这笔投资非常英明,民生公司在解放后没有几年就公私合营,最后消失了。

  起初,张先生并不知道家里有这样的一笔投资。直到1996年,他的父亲去世,才说起有一笔钱,是英国汇丰的股票,临终时叮嘱:“不可动用。”

  “开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股票,后来在1997年的时候汇丰银行通知转息,才知道是汇丰的股权证。”张先生说,股权证像一本小册子,一共7页纸,全是英文,看不懂。如今,这份股权证一直保存在英国的一家银行。张先生开了两个保险柜,一个存放股权证,另一个用来存放开股权证保险柜的钥匙。

  张先生说,他父亲在世以及去世至今这63年间从未买入卖出,历次红股、转息,累积到今天,2010年市值是270万英镑。

  100英镑到270万英镑,增值了2.7万倍!63年复利高达17.6%!张先生说,以近期英镑和人民币的兑换价约1比10.3614(11月30日)来说,270万英镑相当于280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