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7日 07: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至年末,监管层再次将监管利剑指向此前暗流涌动的信贷转让市场。
12月6日,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监管层当日已向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在内的金融机构下发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的有关规定,此举意味着商业银行此前普遍流行的拆分性贷款转让,被正式套上监管枷锁。
这同时也是监管层首次对信贷资产转让做出明确规范。
监管层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转让信贷资产应当遵守整体性原则,即转让的信贷资产应当包括全部未偿还本金及应收利息,禁止目前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存在的一些惯常拆分做法,诸如将未偿还本金与应收利息分开、按一定比例分割未偿还本金或应收利息等。
同时,监管层对理财资金进入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再下重手,明文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严格遵守信贷资产转让和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各项规定,不得使用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
种种措施无疑给正逢冬季的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又有所降温。
据一国有银行投行部人士介绍,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目前并不活跃,原因有二:一是,去年年底以来,监管机构已针对2009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盛行的信贷规模表内外乾坤大挪移下发了一系列包括规范信贷资产转让、银信合作的调控措施,“力度空前,商业银行信贷转让渠道大为收缩”。二是,目前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均比较紧张,“客户的信贷需求都没法满足,更不用说去接别的银行资产。”
严禁拆分贷款
有关规定所指向的信贷资产,是指确定的、可转让的正常类信贷资产,不良资产的转让与处置并不适用。
在商业银行人士看来,金融机构监管方面对信贷资产转让的审慎态度一贯如此。
一监管人士曾向本报记者透露,针对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四城市相继推出的信贷转让平台,监管层持有谨慎态度。
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记者,推出信贷资产转让平台,出发点是为了降低风险,但有可能会损害系统性保护屏障,使风险暴露和早期发现更为复杂和困难。
“贷款转让不少是在借款人、保证人不知情未签协议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但不符合合同法的原则,也滋生了道德风险。拆分性转让贷款更是对盲目的风险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在趋利动机之下,将使风险自然流向监管最薄弱,资本金、拨备等信贷成本要求最低的市场,贷款标准下降更加恶化。”上述人士分析。
事实上,此次监管层下发的有关规定,重点之一便是将此前强调过的信贷资产转让整体性原则进一步落实,此举也意味着上述监管人士担忧的拆分性贷款将从信贷转让市场消失。
监管层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转让信贷资产应当遵守整体性原则,即转让的信贷资产应当包括全部未偿还本金及应收利息,不得将未偿还本金与应收利息分开;不得按一定比例分割未偿还本金或应收利息;不得将未偿还本金及应收利息整体按比例进行分割;不得将未偿还本金或应收利息进行期限分割。
“整体性转让,之前监管层就有这样的想法,现在进一步明确了。”上述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此前被转让的信贷资产中相当一部分是十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银行普遍做法是根据年限进行分拆,但按照上述整体性转让原则,“这种做法就行不通了,下一步,只能转让短期贷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