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三个中石化”潜行 双雄垄断面临瓦解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1日 14: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观察报严凯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石化行业被中石油、中石化所垄断,无论是央企、地方国企还是实力雄厚的民企,都很难撼动两大巨头。如今,通过投资煤化工,这些企业终于可以切入这个领域。

  煤化工以煤为原料,通过将煤气化、液化等措施以获取天然气、油品及各种化工原料。目前,国内预期产业化的煤制油项目多达9个,拟建的煤制天然气规模也近1000亿立方米,还有千万吨的煤制烯烃和煤制二甲醚等。

  上述项目的总投资额将在1.5万亿元以上。若投资得到落实,将相当于再造3个中石化。2009年,中石化的固定资产为4600多亿元。由于煤化工的产品主要是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因此煤化工商业化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中石化。

  显然,巨头不会“束手待毙”。一方面,它们通过科研院所等途径向上级“建言”应防止煤化工过热;另一方面,中石化已经开始在新疆、河南等地建设煤化工项目。

  目前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备案的煤化工项目多达四五十个,但真正拿到发改委批条的项目寥寥。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透露,为防止煤化工过热,不可能核准所有项目。

  万亿投资

  上个月底,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 “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发展煤制天然气不能遍地开花。

  在新疆,只要有煤炭的地方,大都能看到煤制气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人士透露,目前,已经在新疆在建和备案的煤制气项目达三十多个,规模达到880亿立方米。

  进入新疆建煤制气项目的公司中,除了像神华、中煤这样的煤炭生产企业外,发电企业如中电投、华能、国电也纷纷进入,甚至中石化也开始在新疆布局煤制气。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专家称,目前中国拟建的煤制气规模已近1000亿立方米。

  一般而言,一个40亿立方米/年的煤制气项目,大概需要200亿元左右的投资。按此测算,1000亿立方米的规模大概需要5000亿元投资额。

  相对于煤制气项目的 “遍地开花”,煤制油项目的投资更为谨慎。根据本报统计,目前国内预期产业化的煤制油项目有9个,规模达年产3820万吨油品。

  涉入煤制油项目的企业主要是神华、内蒙古伊泰集团、山西潞安集团、兖矿、民企新疆广汇集团,以及外资企业蒙古能源有限公司(0276.HK)。

  此外,贵州省政府正规划,在黔西南州兴仁县巴铃煤化工产业园区及毕节地区织金县绮陌乡建设一个5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到750亿元。

  上述煤制油的总规模将达到3820万吨/年的产能。煤制油项目一般生产一万吨需要投资一亿元。据此测算,国内目前的煤制油项目投资额将达到3800亿元左右。

  在煤制烯烃方面,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共有在建、拟建以及处于规划阶段的煤制烯烃项目29个,烯烃产能合计超过2000万吨/年,总投资将超过6300亿元。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专家称,这还不包括煤化工领域内的其他细分行业,比如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领域内的投资额。目前国内煤制二甲醚的设计产能规模也已经达到1000万吨/年。

  这意味着,在未来数年,煤化工领域的投资额将超过1.5万亿元。如果这些投资最终得到落实,以固定资产计算,相当于再造了三个中石化。据中石化年报显示,2009年,中石化的固定资产约4652亿元。

  巨头的担忧

  煤化工的产品主要是成品油和化工原料,因此煤化工的大规模商业化受到冲击最大的无疑是中石化。

  中石化担忧的是,在下游成品油零售领域内的绝对领先地位将会受到新的冲击。以前,中石化在零售领域内的最大对手是中石油,此外就是民营加油站。在化工领域,中石化的竞争对手已经够多。

  2009年,中石化生产成品油产量为1.1亿吨左右。以目前规划中的煤制油3820万吨/年的产能计算,相当于中石化成品油销量的1/3。

  目前已经有两家煤制油生产企业获得了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神华集团子公司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伊泰集团旗下的成品油销售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传统的石油企业外,又来了煤炭企业的竞争。”中石化内部的专家说。

  该专家还称,中石油、中石化并没有“坐视不理”。两巨头一般会通过科研机构以及业内专家向主管部门 “建言”,建议应防止煤化工投资过热。

  四年前,国家发改委曾经对煤制油下过禁令。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接连颁布了两道禁令,规定不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以及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

  这两道禁令使得诸多中小规模的项目陷入停滞,却保留了神华、兖矿和潞安集团的煤制油项目,并列为煤制油样板工程。

  在这两年后,连兖矿的煤制油项目也被叫停。2008年9月,发改委发布通知明确规定,除了神华的煤制油项目可继续从事可行性研究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

  这道禁令直接导致兖矿的位于陕西榆林的煤化工项目停滞。兖矿内部人士称,当时被叫停后公司面临很大的压力,完全打乱了原本的规划。

  “和现在相比,当时的煤制油项目并不多,但被叫停,背后肯定是有人向主管部门进言。而当时的技术并不是很成熟,这成为一个很好的借口。”国内一家大型煤炭企业人士称。

  与此同时,两巨头尤其是中石化,加紧在煤化工领域内进行布局。早在三年前,中石化就在新疆登记了面积为350平方公里的煤炭区块。

  中石化新能源办公室负责人当时告诉本报,该区块的预计储量是150亿吨,中石化计划投资500亿元来在该区块上开展煤化工业务。目前,中石化在新疆伊犁拥有一个煤制天然气项目。

  项目潜行

  接近国家发改委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现在对煤化工项目依然有顾虑,目前在排队等候批复的项目太多。“项目要想得到批复,就必须到当地调研。因此即使一个一个来,也要几年时间。”该人士说。

  这导致国内不少煤化工项目只能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国内在建的和进行前期工作的煤制气项目有10多家,规模多在16亿-40亿立方米/每年,但到现在拿到批文的只有4家。

  大唐煤化工专家称,国家发改委备案等待批复的煤制气项目排起了长队,即使是像神华、中海油这样的企业的项目也都没有拿到批文。

  尽管短期内拿不到批条,不少企业都采取 “先斩后奏”的方式开展项目。由于这些项目都是地方政府重点支持项目,在地方政府的暗许下,可以率先进行前期工作。

  “等到项目都建得差不多了,投资额也不少了,如果到时候发改委不批,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都打了水漂,损失的只是国家的钱。”上述专家说。

  本报获得的资料显示,目前在新疆正进行前期工作的煤制气项目已经有十几个,总规模达到550亿立方米。包括神华、中煤、华电、国电在内的央企都已经在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接近发改委的人士说,“不少企业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发改委的暗许,它们可以先建后批。”

  资源和商业化

  这些企业之所以纷纷进入煤化工领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获得煤化工项目的同时,企业还将获得一个块价值不菲的煤炭区块。

  地方政府奉行“逢煤必化”,致使在煤化工领域,“逢煤必化”已成为一种共识。所谓“逢煤必化”,指的是只要有煤炭的地方,都必须上煤化工项目。

  几年前,企业只要承诺上煤化工项目就能够很轻易地拿到一块煤炭区块。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战略规划咨询师侯乐山称,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各煤炭产区地方政府都要求企业在获得煤炭区块的时候,必须立项煤化工项目,白纸黑字,否则不批。

  “这样一方面能够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减轻碳排放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增加GDP。”侯乐山说。

  新疆自治区发改委人士称,来新疆投资煤化工项目的企业,初衷其实是冲着煤炭来的,“先占着再说,将来要是不给建煤化工,还可以卖煤”。

  一个煤化工项目从动工,到完工,最快也要两三年时间,前提还必须是得到了国家发改委批准。侯乐山称,在此期间,这些企业是可以通过出售部分煤炭来盈利的,并且收益不菲。

  驱使企业纷纷进入煤化工领域的另外一个因素便是煤化工已经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运行条件。

  本报获得的一份煤制油主要经济指标资料显示,以一个360万吨/年的煤间接制油项目为例,总投资额为414亿元,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能够达到187亿元,税后利润实现38亿元左右,投资利润率达到12.34%。

  一个共识是,煤制油项目如今已经具备了商业化条件。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总工程师舒歌华称,目前神华已经投产的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的完全成本在每吨3000元左右,按照热值换算,相当于国际油价47.5美元/桶时的成本。如今,国际油价在90美元/桶左右。

  煤制气如今也已经具备了相当可观的盈利前景。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和新疆的煤制气成本在每立方米1元-1.5元左右,加上灌输费用也不过每立方米2元-2.5元左右,而西气东输二线城市门站平均价格为每立方米3.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