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期货市场自1990年成立至今已有20年时光,其间中国期货业取得飞跃式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已成为全球铜三大定价中心之一,近期更是频频引领欧美的铜价格变动,提升了中国在全球铜市场中的“定价话语权”,早在2006年,许多学者也将提高中国石油定价的话语权寄希望于建立中国的石油期货市场。近期证监会方面的人士再次强调“增强期货市场全球定价话语权”的意义,指出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目标为“力争全球定价话语权”。但也有学者提出“国内期货市场话语权不等于定价权”。笔者认为,理清期货市场的功能是正确定位期货市场发展目标、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话语权功能的前提。
各国发展期货市场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种更高效的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套保和套利的投资工具。由于其在时间上强大的信息集合能力和地域上广阔的辐射范围,期货市场能够更全面、迅速地反映出与交易商品有关的供求变化并反映在价格上,使商品定价更为合理,对生产安排提供参考,降低实体经济产出的波动幅度。在当今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国的期货市场将不再仅仅反映本国的经济信息,它还将全球的经济信息纳入商品的定价中,使价格更为合理。
随着各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大宗商品“金融化”得到加强。被纳入大宗商品的都是同质性高、品质容易划分的原材料。作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投入,期货商品影响范围广、冲击面大,对其合理定价就显得相当重要,期货市场相对于现货市场更高的效率使其定价功能得到承认,期货价格要么被作为现货价格的重要参考(铜),要么直接作为现货的基准价格(原油)。大宗商品这种金融化趋势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容易受到投机资金的影响:期货市场上大笔投机资金会推动现货价格上涨。
在投机资金影响期货价格、期货价格影响现货价格的机制下,投机资金就能形成自我维持的盈利模式,并推动泡沫的形成。在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会造成对没有期货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的剥削。
譬如,石油以期货作为基准价格,如果受到投机资金的冲击而出现上涨,由于中国没有石油期货市场,即使中国的石油需求出现下跌也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使中国失去“话语权”而支付“亚洲溢价”;在国外期货市场炒作“中国因素”的时候,中国因缺乏期货市场而受到的影响就更大。此时中国能做的就是以“期货对抗期货”,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决定中国期货市场定价话语权大小的是中国期货市场的相对规模:小规模市场的定价差异会很快被套利资金平抑,但大规模的市场定价差异将会影响到其他的市场。无论对于哪种品种,做大期货市场是提高话语权的前提条件。
获得“话语权”并不简单地等于取得“定价权”。在中国因素被炒作,中国不得不接受更高的进口石油价格时,人们往往认为中国有了石油期货市场就能够抑制油价的上涨,取得石油的“定价权”,这是一种误解。有了“话语权”等于自己的诉求得到市场的认可而不必支付“亚洲溢价”,在中国石油进口需求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运用期货市场来“制定”更低的油价也不可能,石油价格将会依然上涨。只有当中国进口石油量上涨速度减缓,中国的石油期货市场与国外石油期货市场实现一定程度的“均衡”时,中国“定价权”才会得到体现。
总之,大宗商品金融化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做大做强中国的期货市场是提高市场效率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提高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话语权”,使中国不必支付“亚洲溢价”,但要真正取得市场“定价权”还需要中国实体经济和期货市场具体的条件。
(作者系上海中大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